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單片機的I/O口輸出電流問題

        單片機的I/O口輸出電流問題

        作者: 時間:2016-11-25 來源:網絡 收藏
        問:單片機除P0口外,其他輸出都是5V吧?那么用來驅動數碼管為什么還需要加三極管驅動?比方說加100歐的電阻,那么電流就高達5V/100歐=50mA,而數碼管才20mA?我搞不懂。。。再者三極管怎么都沒標明電流放大倍數?
        答:這個類似于電源的內阻。
        輸出電流越大,消耗在內部的電壓壓降就越大。輸出電壓=5V-內部壓降。51單片機的上拉管典型阻值20k,若外部開路,在內部的壓降=0,輸出就是5V,如果IO接個5k電阻到GND,那么外部電阻的電壓=5V÷(5+20)×5=1V,而外部5K電阻上的電流才1V/5k=200uA。所以你接100歐的電阻,IO的輸出電壓更本就很小了,根本達不到5V÷100歐=50mA的水平,一般來說高電平輸出能力也就100-200uA,低電平輸出能力8mA-10mA (AT89C2051等IO已強化,可吸入20mA電流)。這么小的電流驅動數碼管,你就自己看吧,所以才加三極管驅動。數碼管20mA的電流一般是偏大的,靜態顯示時,一般選5-15mA即可。動態顯示可適當加大至20mA左右,不然亮度偏低。一般三級管的靜態放大值取100就可以估算。比如驅動一個5V(額定電壓)線圈繼電器。線圈內阻是120歐,估算驅動電流有5V/120歐=40mA,單片機一般只能輸出10mA,驅動不了。那么靠三極管驅動,基極驅動電流=40mA/100=400uA>200uA, 
        若使用PNP型三極管,則使用低電平驅動,基極電阻=(5-0.7)V÷0.4mA=10k,若使用NPN型三極管,則使用高電平驅動,如上面所說,輸出能力最多200uA,達不到400uA,要使用上拉電阻產生至少200uA電流,上拉電阻=(5-0.7)V/0.2mA=21.5k 這些計算值都是臨界值,要保險點就在這個值的基礎上稍微選小一點就ok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双柏县| 科尔| 乌鲁木齐市| 黄浦区| 通山县| 酉阳| 阳新县| 普安县| 平顺县| 丘北县| 英吉沙县| 酉阳| 武定县| 会泽县| 宜宾县| 兴义市| 阳江市| 上犹县| 九江市| 清流县| 高碑店市| 景泰县| 营口市| 陇南市| 镇巴县| 河东区| 成都市| 上犹县| 澎湖县| 阳信县| 集贤县| 梁河县| 辉南县| 嵩明县| 泽普县| 沧州市| 开鲁县| 四平市| 东阳市|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