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HCS12DG制板的一些問題

        HCS12DG制板的一些問題

        作者: 時間:2016-11-25 來源:網絡 收藏
        有些朋友自已想制板,我看了一些書,自己也畫過板,總結一下。希望對那些躍躍欲試的朋友有所幫助。
        首先是原理圖的問題,最小系統板(包括CAN,好像就是傳說中清華的那塊板),芯片的外圍濾波和電源的濾波都是經典的。不過,都是按8M的設計的,目前很多的系統板都是如此。HCS的管腳很多,如何配置利用好,是留下接口還是直接拿來用要量力而行,一般的,SCI肯定要的,LED作指示,SPI,CAN都可以搞上,一個芯片可以做。PS:上次有個朋友留言說HCS12DG只能用串聯晶振方式,是不對的。串聯并聯都可以,而且一般用無源晶振,便宜。
        接著談一下PCB。PCB這個最好按飛思卡爾的DS上的布線布置晶振,PLL的外圍電容,因為這兩個都直接地影響到系統的穩定性。
        特別注意:
        1、電源要處理干凈。
        CU可能產生短暫的能量消耗峰值,類似于一個脈沖,而脈沖有一個顯著高頻的傅氏光譜分量,容易產生電磁干擾問題。通常應該應用一個0.1uF的電容濾波,而一個0.01uF的電容應該放在每個電路的電源和接地之間,這個電容應該盡可能靠近每個IC管腳。除了這些電容,一個10--470uF的電容也應該放在電源穩壓前面做儲能。最后,電源和MCU中間添加一個磁珠除干擾。
        2、時鐘晶振的處理。
        布線時晶振下面最好不好走線。一般用16MHz的晶體來產生8MHZ的基準時鐘。頻率越高諧波會越顯著,晶振要離MCU近,而且外殼需要接地。在高頻很敏感的場合,無用的輸入管腳需要作一些處理,如下拉,上拉等等,還好,飛思的單片機有51K左右的上拉。
        3、接地處理。
        地被認為是0V,若電動勢失真,那么會出問題的。因此,必須確保所有的電路引腳都共用一個參考地,并且這個參考地是非常穩定的。多個連接點接地可以避免“ 地”的微弱失真,即多點接地。最高級的做法是“混合接地”即單點接地和多點接地配合使用。它對各單獨的數字、模擬、輸入輸出以及PCB元件都非常重要。比如:SCI LED VSS等每個小系統都共用一個單獨的接地點,而在各個小系統里采用多點接地。這對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有效,特別是高頻時。


        關鍵詞: HCS12DG制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锡林郭勒盟| 油尖旺区| 永清县| 伊宁县| 射阳县| 新津县| 兴隆县| 海安县| 进贤县| 汨罗市| 平昌县| 甘肃省| 青海省| 祁门县| 金湖县| 和林格尔县| 淮南市| 延吉市| 舞钢市| 遵化市| 遂宁市| 庐江县| 开原市| 德钦县| 卢湾区| 梁河县| 法库县| 焦作市| 故城县| 聂拉木县| 奉化市| 城口县| 武功县| 山东| 勃利县| 南乐县| 揭东县| 若尔盖县| 哈密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