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Avr單片機編程---延遲函數

        Avr單片機編程---延遲函數

        作者: 時間:2016-11-23 來源:網絡 收藏
        avr-gcc提供了兩個延遲函數,可以在用戶的程序中使用,前提--加入avr/delay.h這個頭文件:

        _delay_us(double __us)
        _delay_ms(double __ms)
        而這兩個延遲函數在實際工作的時候,調用了另兩個函數,位于delay_basic.h中:
        a, _delay_loop_1(uint8_t __count)
        b,_delay_loop_2(uint16_t __count)
        a 函數可以看出,_count的最大值是256,b 函數中_count的最大值是65536。在delay_basic.h中有說明,也可以結合a,b兩個函數的具體定義看,a 函數執行一次的時間是3個指令周期,b 執行一次的時間是4個指令周期,一個指令周期 T = 1 / F_CPU。
        (測試:可以試著計算下當F_CPU取值1M時,_count取1,_delay_loop_1和_delay_loop_2分別延遲時間
        是多 少,如果F_CPU取2M呢,延遲又是多少?)
        *********************************************
        F_CPU在avr-gcc中有定義,這個值是在編譯的時候傳遞給編譯器的,說明用戶程序的晶振頻率,編譯器為了保證編譯過程中防止因用戶為定義這個 F_CPU的值,設定一個初值F_CPU=100 0000UL,即默認用戶使用的是1M的晶振。當然,在實際程序設計時一定要根據實際用到的晶振設定這個值,否則,延遲肯定不準。可以在定義加載頭文件前這樣:如
        #include
        #define F_CPU 1000000UL
        #include
        #include
        ***********************************************
        _delay_us(double __us), _delay_ms(double __ms)中又有這樣的定義:
        double __tmp = ((F_CPU) / 4e3) * __ms
        __ticks = (uint16_t)__tmp;
        _delay_loop_2(__ticks);
        --------------------------------------------
        double __tmp = ((F_CPU) / 3e6) * __us;
        __ticks = (uint8_t)__tmp;
        _delay_loop_1(__ticks);
        ---------------------------------------------
        所以根據a,b兩個函數中_count(實際參數)的最大值描述就應該是:
        ((F_CPU) / 3e6) * __us最大值是256
        ((F_CPU) / 4e3) * __ms的最大值是65536
        即我們在自己程序中調用 _delay_us(double __us),_delay_ms(double __ms)這兩個函數時參數的選擇與所取的F_CPU(也就是實際用到的晶振頻率)是有關系的。
        當F_CPU取值為1M時,__us的最大取值是768,__ms的最大取值是65536*4
        當F_CPU取值為2M時,__us的最大取值是768/2,__ms的最大取值是65536*4/2
        ......
        當F_CPU取值為8M時,__us的最大取值是768/8,__ms的最大取值是65536*4/8
        所以,延遲函數的參數取值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
        現在再來看究竟延遲了多久?
        _delay_us(double __us)的延遲時間因為調用了_delay_loop_1(),而_delay_loop_1()是執行3個指令周期,所以延遲時間就是:
        ((F_CPU) / 3e6) * __us*3*T (T = 1 / F_CPU 單位MHz)
        _delay_ms(double __ms)的延遲時間因為調用了_delay_loop_2(),而_delay_loop_2()是執行4個指令周期,所以延遲時間就是:
        ((F_CPU) / 4e3) * __ms*4*T (T = 1 / F_CPU 單位MHz)
        可以試著計算下,當F_CPU取值為1M時,_delay_us(X)就是延遲X us,_delay_ms(X)就是延遲X ms
        補充:
        其實,如果自己查看新的源代碼可以發現,現在的定時的時間并不像有的舊的文章上說的那樣,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因為代碼更新過了,嘎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20341.htm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川市| 庄浪县| 自治县| 南雄市| 玉环县| 建宁县| 郯城县| 宜黄县| 登封市| 阿拉善左旗| 喀喇沁旗| 金寨县| 克什克腾旗| 淮北市| 四子王旗| 达尔| 监利县| 黔南| 安义县| 手游| 宁德市| 靖边县| 灌云县| 台山市| 庄浪县| 涿鹿县| 大竹县| 乡宁县| 庆元县| 鄢陵县| 平顶山市| 宜川县| 秦安县| 盐源县| 夏津县| 绥宁县| 丹东市| 五台县| 扎囊县| 微山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