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串行通信知識點整理

        串行通信知識點整理

        作者: 時間:2016-11-20 來源:網絡 收藏
        串行口編程首先與之聯系緊密的是各種寄存器了。然后再整理各種串口通信模式下的通信方式。然后再將波特率的計算公式貼上。至于MAX232、TMOD、TCON等寄存器應該是另一塊知識點。TMOD、TCON之前筆記過。還沒有筆記的知識點在用到了之后就會使勁總結的。目前淺顯的境界為:用 -- >學 -->用 ---> 總結,串行通信的路子也是這樣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18601.htm

        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2 電源管理寄存器PCON

        3 串口方式簡介

        4 波特率

        (1)定義

        單片機或計算機在串口通信時的速率用波特率表示,它定義為每秒傳輸二進制代碼的位數。

        實踐知識點串行接口或中斷直接傳送串行信息的最大距離與傳輸速率及傳輸線的電氣特性也有關。當傳輸線使用每0.3m有50pf電容的非平衡屏蔽雙絞線時,傳輸距離隨傳輸速率的增大而減小。當比特率超過1000bps,時最大傳輸距離迅速下降,如9600bps時最大距離下降到只有76m。因此我們在做串行口通信實驗選擇較高速率傳輸數據時,盡量縮短數據線的長度,為了能使數據安全傳輸,計時在較低速率下也不要使用太長的數據線。一般來說,傳輸速率越大,線的最大傳輸距離越小。

        (2)波特率的計算

        51單片機串行口有4種工作方式,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變的,由定時器T1的溢出率來決定。

        串行口的4種工作方式對應3種波特率。由于輸入的移位時鐘來源不同,所以各種波特率計算公式也不同:

        方式0的波特率 = f(osc)/12

        方式1的波特率 =(2^SMOD/32) * ( T1溢出率 )

        方式2的波特率 = (2^SMOD/64) * f(osc)

        方式3的波特率 = (2^SMOD/32) * ( T1溢出率 )

        f(osc)為系統晶振頻率,SMOD是PCOM寄存器的最高位,要么為0要么為1;T1溢出率即定時器T1溢出的頻率。

        所有的知識點筆記源頭為《新概念 51單片機C語言教程》 作者 郭天祥

        此次筆記記錄完畢。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沅陵县| 凯里市| 凤冈县| 景谷| 崇州市| 都江堰市| 昔阳县| 泸西县| 桃园县| 宁都县| 德化县| 莎车县| 永清县| 清丰县| 信阳市| 赣榆县| 周口市| 大安市| 西峡县| 宁安市| 门源| 小金县| 浠水县| 承德县| 玉溪市| 贵溪市| 特克斯县| 浙江省| 河曲县| 饶平县| 二手房| 翁源县| 香格里拉县| 牟定县| 临洮县| 霍林郭勒市| 闽清县| 枣庄市| 黔江区|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