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這是一個單片機C51串口接收中斷和發送例程

        這是一個單片機C51串口接收中斷和發送例程

        作者: 時間:2016-11-09 來源:網絡 收藏
        //這是一個單片機C51串口接收(中斷)和發送例程,可以用來測試51單片機的中斷接收
        //和查詢發送,另外我覺得發送沒有必要用中斷,因為程序的開銷是一樣的

        #include
        #include

        #defineINBUF_LEN4//數據長度

        unsignedcharinbuf1[INBUF_LEN];
        unsignedcharchecksum,count3;
        bit read_flag=0;

        voidinit_serialcomm(void)
        {
        SCON =0x50;//SCON: serail mode 1, 8-bit UART, enable ucvr
        TMOD |=0x20;//TMOD: timer 1, mode 2, 8-bit reload
        PCON |=0x80;//SMOD=1;
        TH1 =0xF4;//Baud:4800 fosc=11.0592MHz
        IE |=0x90;//Enable Serial Interrupt
        TR1 =1;// timer 1 run
        // TI=1;
        }

        //向串口發送一個字符
        voidsend_char_com(unsignedcharch)
        {
        SBUF=ch;
        while(TI==0);
        TI=0;
        }

        //向串口發送一個字符串,strlen為該字符串長度
        voidsend_string_com(unsignedchar*str,unsignedintstrlen)
        {
        unsignedintk=0;
        do
        {
        send_char_com(*(str + k));
        k++;
        }while(k < strlen);
        }


        //串口接收中斷函數
        voidserial () interrupt4using3
        {
        if(RI)
        {
        unsignedcharch;
        RI =0;
        ch=SBUF;
        if(ch>127)
        {
        count3=0;
        inbuf1[count3]=ch;
        checksum= ch-128;
        }
        else
        {
        count3++;
        inbuf1[count3]=ch;
        checksum ^= ch;
        if( (count3==(INBUF_LEN-1)) && (!checksum) )
        {
        read_flag=1;//如果串口接收的數據達到INBUF_LEN個,且校驗沒錯,
        //就置位取數標志
        }
        }
        }
        }


        main()
        {
        init_serialcomm();//初始化串口
        while(1)
        {
        if(read_flag)//如果取數標志已置位,就將讀到的數從串口發出
        {
        read_flag=0;//取數標志清0
        send_string_com(inbuf1,INBUF_LEN);
        }
        }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18042.htm

        //crc:校驗子程序

        //開始地址指針ADRS,需校驗字節數量SUM

        //校驗結果:高位CRCH,低位CRCL

        //-------------------------------------------------------------------

        void CCRC(unsigned char *ADRS,unsigned char SUM)

        {

        unsigned int data CRC; //校驗碼

        unsigned char data i;

        unsigned char data j;

        CRC=0xFFFF;

        for (i=0;i

        {

        CRC^=*ADRS;

        for (j=0;j<8;j++)

        {

        if ((CRC & 1)==1)

        {

        CRC>>=1;

        CRC^=0xA001;

        }

        else

        {

        CRC>>=1;

        }

        }

        ADRS++;

        }

        CRCH=CRC&0xFF;

        CRCL=CRC>>8;

        }

        //-------------------------------------------------------------------

        //其他程序調用例子

        //校驗數組前6位

        //-------------------------------------------------------------------

        //。。。

        unsigned char data RBuf[9]; //數據區

        CCRC(&RBuf,6);

        //。。。

        CRC差錯檢驗法在PC機與8031單片機串行通訊中的應用

        2008-06-10 13:50:46 來源:現代電子技術作者:劉濤廉海…點擊:401次
        摘 要 通過對不同校驗方法的分析,介紹了一種適合PC機與8031單片 機通訊差錯校驗的CRC方法并給出了其實現的軟件流程圖。
        關鍵詞 數據傳輸差錯校驗CRC
        隨著數據采集系統的功能日益強大,以及微型計算機的普及,在現代工業中,利用微機進行數據通訊的工業控制應用得也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大規模高精度數據采集系統中,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計算將占用很大一部分單片機的資源,可以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串行通訊方式傳送給PC機,由PC機來完成數據的處理工作。但是由于傳輸距離、現場狀況等諸多可能出現的因素的影響,計算機與受控設備之間的通訊數據常會發生無法預測的錯誤。為了防止錯誤所帶來的影響,在數據的接收端必須進行差錯校驗。雖然差錯校驗也可以完全由硬件來承擔,但由于單片機和PC都具有很強的軟件編程能力,這就為實施軟件的差錯校驗提供了前提條件,而軟件的差錯校驗有經濟實用并且不增加硬件開銷的優點。本文就是基于多功能應變測試系統而編寫的主機和單片機之間的RS-485通訊系統,介紹了一種軟件差錯校驗方案循環冗余差錯校驗法。
        1 CRC法的原理
         傳統的差錯檢驗法有:奇偶校驗法,校驗和法,行列冗余校驗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在數據后面加一定數量的冗余位同時發送出去,例如在單片機的通訊方式2和3中,TB8就可以作為奇偶校驗位同數據一起發送出去,在數據的接收端通過對數據信息進行比較、判別或簡單的求和運算,然后將所得和接收到的冗余位進行比較,若相等就認為數據接收正確,否則就認為數據傳送過程中出現錯誤。但是冗余位只能反映數據行或列的奇偶情況,所以這 類檢驗方法對數據行或列的偶數個錯誤不敏感,漏判的概率很高。因此,此種方法的可靠性 就差。
         循環冗余碼校驗英文名稱為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簡稱CRC。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數 的原理來作錯誤偵測(Error Detecting)的。實際應用時,發送裝置計算出CRC值并隨數據一同發送給接收裝置,接收裝置對收到的數據重新計算CRC并與收到的CRC相比較,若兩個CR C值不同,則說明數據通訊出現錯誤。由于這種方法取得校驗碼的方式具有很強的信息覆蓋能力,所以它是一種效率極高的錯誤校驗法。錯誤的概率幾乎為零。在很多的儀器設備中都 采用這種冗余校驗的通訊規約。
         根據應用環境與習慣的不同,CRC又可分為以下幾種標準:
         ① CRC-12碼;② CRC-16碼;
         ③ CRC-CCITT碼;④ CRC-32碼。
         CRC-12碼通常用來傳送6-bit字符串。CRC-16及CRC-CCITT碼則是用來傳送8-b it字符,其中CRC-16為美國采用,而CRC-CCITT為歐洲國家所采用。CRC-32碼大都被采用在一種稱為Point-to-Point的同步傳輸中。
        2 CRC校驗碼的生成過程
         
         我們以最常用的CRC-16碼作為例子進行說明。
         冗余循環碼包括2個字節,即16位二進制數。先預置16位寄存器全部為1,再逐 步把每8位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在進行CRC計算時只用8位數據位,起始位和停止位,如有 奇 偶校驗位的話也包括奇偶校驗位,都不參與CRC計算。
         在計算CRC碼時,8位數據與寄存器的數據相異或,得到的數據向低位移一位,用 0填補最高位,再檢查最低位。如果最低位為1,把寄存器的內容與預置數相異或;若最低位 為0,則不進行異或計算。
         這個過程一直重復8次,第8次移位后,下一個8位數據再與現在寄存器中的內容 相異或,這個過程和以上一樣重復8次。當所有的信息處理完后,最后寄存器中的內容即為C RC碼。這個CRC碼將由發送設備跟在數據的最后一起發送。
         計算CRC的步驟為:
         (1)預置16位寄存器位十六進制數FFFF(即全為1)。稱此寄存器位CRC寄存器。
         (2)把第一個8位數據與16位寄存器的低位相異或,將結果放于CRC寄存器中;
         (3)把寄存器的內容右移一位(朝低位),用0填補最高位,檢查最低位;
         (4)如果最低位為0,重復第三步(再次移位);
         如果最低位為1,CRC寄存器與多項式碼進行異或;
         (5)重復步驟3和4,直到右移8次,這樣整個8位數據全部進行了處理;
         (6)重復步驟2到5,進行下一個8位數據的處理;
         (7)最后得到的CRC寄存器即為CRC碼。
        
        3 CRC法在收發雙方的軟件實現
         
         根據前面給出的CRC碼的生成過程,我們可以編制CRC校驗程序,根據通訊協議通 過RS232-RS485電平轉換接口和MAX485,PC機的串口與單片機的串行口進行串行異步通訊, 需要發送的數據信息位8位,選取異或多項式為A001(Hex)。
         8031單片機CRC算法的程序流程圖如圖1所示。同時給出匯編語言的源程序。
         CRC源代碼:
         CRCH,CRCL,CRCD分別代表CRC校驗碼的高8位,低8位和要處理的數據。
         
         
        PC機的CRC程序思路與單片機完全相同,信息的處理、發送和接收可以用任何一種高級設計 語言來實現。
         本文主要討論了用CRC法進行差錯校驗的問題,接收方如果發現接收錯誤,則返回信息,要求主機重發數據;如果沒有發現錯誤,則不反饋信息。由此可以提高收發效率。實踐證明CRC法在PC機與8031單片機異步通訊的差錯檢驗中應用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在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兴和县| 公主岭市| 黎平县| 井研县| 樟树市| 馆陶县| 大余县| 屯昌县| 香河县| 密山市| 无棣县| 梅州市| 乌恰县| 木兰县| 乌海市| 九江县| 石楼县| 乌兰浩特市| 弥渡县| 绥江县| 巴东县| 三穗县| 福建省| 饶阳县| 思南县| 镇江市| 富川| 郧西县| 闸北区| 贵阳市| 襄垣县| 汕头市| 和平区| 雷波县| 台中市| 怀来县| 鲁山县| 平乐县| 昌都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