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Kinect移植到嵌入式ARM平臺上面

        Kinect移植到嵌入式ARM平臺上面

        作者: 時間:2016-11-09 來源:網絡 收藏
        我畢業設計做的libusb移植, 而kinect通信是基于libusb,所以,就做了一個kinect+libusb在嵌入式平臺上面的移植, 經過幾個月忙碌,終于將畢業設計給完成了,寫下一點心得, 也算是我多年在csdn索取資源的回饋。

        本系統主要由兩個部件構成:嵌入式硬件平臺和USB設備,通過USB總線建立起它們之間通訊,如圖2.16所示,USB設備Kinect中包含一個USB集線器,在Kinect內部通過Hub將紅外攝像頭、彩色攝像頭、電機等設備連接到Kinect內部USB總線上面,最后將Kinect設備連接到ARM9嵌入式硬件平臺的Roothub上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17678.htm


        圖2.16 系統硬件連接圖

        本系統的軟件系統設計主要核心部分是Libusb,它為USB設備驅動程序開發提供一系列API,它封裝了許多USB協議和底層內核交互代碼,將驅動開發從內核空間搬移到用戶空間。為了實現Libusb運行在嵌入式linux平臺上面,需要USB文件系統和linux底層USB驅動代碼作為底層接口支持,而這些接口最終依賴于一個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總的來說,本系統軟件層次如下圖2.17所示:


        圖2.17 系統軟件設計圖

        詳細步驟:

        step1: 搭建一個嵌入式linux平臺

        本人用的是TQ2440 , 這個就直接用了出廠的源程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libusb是基于usb文件系統的,所以移植的時候一定要包含進來


        step2: 編譯libusb

        這一步很重要,需要使用交叉編譯器ARM-linux編譯, 下載libusb,進入其官網http://www.libusb.org/選擇最新版,下載

        具體的安裝編譯步驟如下:

        1. 解壓libusb-1.0.9.tar到當前文件中:

        #tar –vxf libusb-1.0.9.tar –C ./

        2. 使用cd命令進入到解壓后的文件夾中,運行配置文件:

        #./configure CC=arm-linux-gccCXX=arm-linux-g++ /

        --build=i686-linux --host=arm-linux

        其中--build=i686-linux表示軟件是在X86平臺下編譯的,--host=arm-linux表示使用的是交叉編譯器arm-linux-進行編譯,系統默認是將軟安裝到/usr/local/lib目錄下,需要更改使用--prefix=/path/to/install。

        3. 編譯安裝:

        #make

        #make install

        4. 進入/usr/local/lib/目錄查看是否生成目標文件。

        #cd /usr/local/lib/

        可以看到在該目錄下,多出一個libusb的文件夾,里面有一個include和lib目錄。

        5. 掛載NFS,通過nfs將include目錄和lib目下的文件拷貝到開發板上

        #mount –t nfs 192.168.0.7:/opt/nfs /mnt/nfs

        這里192.168.0.7為開發板的地址。

        step3: 使用libusb編寫一個usb設備遍歷程序

        代碼如下:

        附錄A 使用libusb遍歷usb設備程序源碼/*desc:    使用libusb庫函數編程遍歷當前所有的usb設備*author: lxz*create data:   2013,3,20*modify data:	2013,4,25/#include #include #include "libusb.h"#include int main(){libusb_device devs ;             // used to retrieve a list of device libusb_context *ctx = NULL ;       //a libusb sessionstruct libusb_device_descriptor desc ;int r = 1 ;                         //for return valuessize_t cnt ;                       //holding number of devices in listr = libusb_init(&ctx);        //initialize the library for the session we just declaredif( r<0){fprintf(stderr, "failed to initalise libusbn");  //there was a errorexit(1) ;}else{printf("init successful !n");}libusb_set_debug(ctx,3);   //set verbosity level to 3, as suggested in the documentioncnt = libusb_get_device_list(ctx, &devs) ;   //get the list of devicesif(cnt <0){fprintf(stderr, "Get Device Errorn");exit(1);}printf("%d Device in list .n", cnt) ;ssize_t i ;   //for iterating through the listfor(i=0; i
        編譯:

        將生成的代碼,通過nfs下載到TQ2440開發板中, 在開發板上, 運行剛剛編譯的程序,

        libusb成功運行在ARM平臺上面, 接下來就是對kinect進行操作了。




        關鍵詞: KinectARM平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炉霍县| 四子王旗| 炎陵县| 南澳县| 井陉县| 京山县| 林周县| 桃园市| 凉城县| 绥阳县| 田东县| 同仁县| 福海县| 崇礼县| 聂拉木县| 古蔺县| 鱼台县| 岱山县| 河间市| 皋兰县| 金川县| 洛阳市| 方山县| 米泉市| 益阳市| 辽宁省| 昌宁县| 伊春市| 共和县| 巨鹿县| 成都市| 手游| 瑞安市| 晴隆县| 乌兰浩特市| 汕头市| 环江| 循化| 西乡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