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RM和存儲器地址線錯位連接詳解
假設我們要讀取FLASH的第一個[color=#FF0000]字節[/color],LDRB R0,[R1];將R1內容寫0x00000,這個時候ARM執行的是這樣的操作:
1、送出地址0x00000
2、在D0-D15上讀取數據
3、將讀到的16位數據的[color=#FF0000]低[/color]8位給R0低8位(高24位為0)
假設我們要讀取FLASH的第二個[color=#FF0000]字節[/color],LDRB R0,[R1];將R1內容寫0x00001,
這個時候ARM執行的是這樣的操作:
1、送出地址ox00001
2、在D0-D15上讀取數據
3、將讀到的16位數據的[color=#FF0000]高[/color]8位給R0的低8位(高24位為0)
從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到,如果我們一一對應的將ARM和FLASH得地址連接,那么我們想讀FLASH的第2個字節的話,就沒有辦法讀到了。因為你地址給0x00001,FLASH就在數據線上給的是第3個字節和第4個字節的數據,并將高8位(FLASH的第4個字節)給R0;如果你給的地址是0x00000的話,ARM的理解就是將數據線D0-D15的低8位給R0,顯然這個16位的數據是FLASH的第1個字節和第2個字節的數據,低8位指的就是第一個自己的數據。顯然怎么也讀不到FLASH的第2個數據。
我們既要遵循ARM的規則,又要讓FLASH給我們正確的數據。你自己想應該怎么辦?很簡單,把ARM給的地址最低位剪掉,把剩下的給FLASH。要讀第2個字節,還是送0x00001,但是最后的1被剪掉了,FLASH得到的地址是ox00000,顯然給出的數據是第1個和第二個字節。而ARM覺得送出的地址是0x00001啊,應該把高地址給R0啊,即把第2個字節給了R0。就是一個“欺上瞞下”的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