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0-1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目前煤礦井下有線監(jiān)控系統存在的問題,在此設計了一種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其特點是無線的、移動性強、可靠性高、低功耗、實時性強等,能夠實時監(jiān)測煤礦井下的環(huán)境參數,包括溫度、濕度和瓦斯?jié)舛龋⒉杉降男畔⑼ㄟ^ZigBee無線傳輸方式進行發(fā)送。以CC24 30作為無線網絡處理器,負責建立網絡和傳輸數據,采用SHT11溫濕度傳感器和MJC4/3.0L瓦斯?jié)舛葌鞲衅鞑杉旱V井下數據,用CC2591芯片作為無線發(fā)送前端,增強無線發(fā)送功率;軟件架構采用Z-Stack協議棧,它是基于一個輪轉查詢式操作系統。最后通過實驗測試表明,該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能實時準確地采集環(huán)境參數,有效地實現實時監(jiān)測煤礦井下的環(huán)境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06470.htm

        0 引言

        隨著國家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日益重視,煤礦現代化管理的需求,煤礦安全監(jiān)測系統越來越體現出其重要性。目前,我國很多礦山生產現場還處于有線傳感器接到一個終端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不利于整體的檢測和控制,有些地方由于環(huán)境因素無法鋪設有線傳感器和控制終端,因此容易出現監(jiān)控盲點。所以大多的礦山生產現場需要一個無線的、移動性強、可靠性高、低功耗、實時性強的監(jiān)控裝置。因此,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ZigBee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能實時監(jiān)測煤礦井下的環(huán)境參數,主要監(jiān)測井下的溫度、濕度和瓦斯?jié)舛龋⑼ㄟ^ZigBee無線傳輸方式進行發(fā)送。

        1 傳感器節(jié)點的硬件設計

        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的硬件總體框圖如圖1所示,該系統由數據采集模塊、處理器模塊和CC2591無線模塊及其電源模塊組成。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其中采集模塊由溫濕度傳感器SHT11、瓦斯?jié)舛葌鞲衅鱉JC4/3.0L和功率放大器組成。溫濕度傳感器SHT11將濕度傳感器、A/D轉換電路、信號放大電路、I2C總線接口全部集成于一個芯片,可以給出全校準相對濕度和溫度值輸出,帶有工業(yè)標準的I2C總線數字輸出接口,具有可靠的CRC數據傳輸校驗功能,監(jiān)測得到溫濕度信息,并轉化為數字信號,傳輸到 I/O口。MJC4/3.0L屬于熱效式瓦斯傳感器,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適合用于煤礦井下特殊環(huán)境。MJC4/3.0L是經過橋路后輸出模擬電壓信號,并且為毫伏級的電壓信號,因此必須經過放大電路放大后再進行A/D轉換。為了提高系統的精度,放大器應該選擇具有差動輸入,且性能比較穩(wěn)定的器件。這里選用ANALOG DEVICES公司生產的AD623放大芯片。本設計選用P0.0口作為A/D轉換的接口。

        處理器模塊由CC2430處理器和相關外圍電路組成。該模塊主要包括3.3 V和1.8 V電源電路、晶振電路、復位電路。電源電路采用TP63001直流降壓芯片,把鋰電池的電源轉換為3.3 V電壓給系統供電。

        晶振電路的本振時鐘信號選擇內部電路提供,外圍電路由晶體振蕩器和2個負載電容組成。系統由2個時鐘信號,分別為32 MHz和32.768 kHz。32 MHz的晶振電路由1個32 MHz的石英諧振器XTAL1和2只電容構成,32.768 kHz的晶振電路由1個32.768 kHz的石英諧振器XTAL2和2個電容構成。

        雖然CC2430內部集成無線收發(fā)器和8051內核,但容易受到干擾,而且通信距離有限。因此在CC2430器件與天線之間加一級接口電路即CC 2591無線模塊,用來放大接收和發(fā)送信息的功率,確保數據傳送的距離。

        2 傳感器節(jié)點的軟件設計

        2.1 Z-Stack協議棧

        系統的軟件結構采用TI的Z-Stack協議棧Z-Stack在硬件上支持CC2430芯片,并采用了操作系統的概念,包含了信息管理、任務同步、定時器管理、中斷管理、任務管理等功能,無線模塊上電后,Z-Stack執(zhí)行對應的初始化操作,根據節(jié)點的角色組建/加入ZigBee網絡,并進入OSAL事件輪詢,根據消息響應轉到對應的結構層執(zhí)行具體操作,具體過程如圖2所示。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2.2 協調器的設計

        協調器主要負責無線網絡的創(chuàng)建,數據的接收、處理以及發(fā)送控制指令。協調器最初發(fā)動并創(chuàng)建。首先由協調器的API層通過NIME-NET-WORK-FORMATION.request原語啟動新的網絡;NWK層向MAC層請求進行信道能量掃描,具體通過原語MLME-SCAN.request進行,在獲得信道干擾情況后MAC層通過MLME-SCAN.request原語返回;NWK層根據信道能量檢測值的大小對信道進行排序,通過修改MLME-SCA N.request原語參數,再次對信道進行掃描,記錄可利用的信道列表,掃描結果由MAC層通過MLME-SCAN.request原語返回;NMK層在選擇一個合適的信道后,根據掃描結果選擇PANID,并且將自己的短地址設為0x0000,并通過MLME-SET.Request原語完成MAC層中的相關設置,完成后通過MLME-SET.confirm原語返回;設置好相關網絡參數后,NWK層向MAC層發(fā)送原語MLME-START.request正式啟動運行ZigBee網絡,MAC層通過MLME-START.confirm原語反饋網絡的啟動狀況;NWK層將獲得的網絡啟動狀況向API層報告,通過原語NIME-NETWORK-FORMATION.con firm完成,最后完成網絡的建立。

        協調器節(jié)點在創(chuàng)建后,開始收發(fā)數據及發(fā)送各種操作指令。首先協調器判斷當前是否有新的節(jié)點加入自己建立的網絡,如果有則主動分配一個短地址給新加入的節(jié)點;然后接收節(jié)點發(fā)送過來的數據信號,并通過串口傳給上位機顯示和處理。其程序流程如圖3所示。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2.3 傳感器的設計

        傳感器節(jié)點的主要任務是采集溫濕度、瓦斯?jié)舛鹊葦祿野l(fā)送給協調器,同時接收執(zhí)行控制指令。首先傳感器節(jié)點開啟初始化,接著主動掃描有效的網絡信道,尋址最佳的的父節(jié)點,NWK層向MAC層發(fā)送MLME-ASSOCIATION.request,由MAC層實現網絡的物理連接,MAC層將返回MLME-ASSOCIATION.confirm原語,報告連接狀態(tài),若連接成功,NWK層將記錄父節(jié)點分配的16位短地址,設置鄰接表信息,并向API層發(fā)送確認原語NLME-JOIN.confirm。

        設備在加入網絡后,調用osal_start_timerEx()函數啟動定時器,周期觸發(fā)APP_SEND_PERIODIC_MSG_EVT事件的發(fā)生,相當于周期采集煤礦井下的環(huán)境參數,如果定時器沒溢出,事件沒有被觸發(fā),則節(jié)點進入休眠狀態(tài),以便節(jié)省能源。如果節(jié)點在休眠期間,外部中斷或定時器中斷發(fā)生,節(jié)點會恢復到工作狀態(tài),開始執(zhí)行任務。其程序流程如圖4所示。

        2.4 節(jié)點的通信

        Z-Statck協議棧中,都是通過調用ProcessEvent()函數來處理每一個應用層的任務事件,在ProcessEvent()函數中有一個定時器事件處理循環(huán)檢測事件的發(fā)生。其中傳感器節(jié)點(發(fā)送端)直接調用AF_DataRequest()函數來發(fā)送數據,而接收端(協調器)則是通過調用AF_INCOMING _MSG_CMD消息事件來判斷是否收到傳感器發(fā)送過來的數據。

        傳感器節(jié)點首先將測量的溫濕度、瓦斯?jié)舛鹊葦祿D化為ZigBee協議包,然后通過多跳方式將數據包傳送給協調器。當協調器接收到傳感器發(fā)送過來的數據包之后,解析出數據源的短地址,將溫濕度、瓦斯?jié)舛鹊刃盘栔瞪蟼鹘o上位機,上位機實時顯示當前節(jié)點的采集到的數據,同時協調器按原路徑返回確認信息給傳感器節(jié)點。具體的數據通信流程如圖5所示。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2.5 數據傳輸協議

        本系統涉及數據在井下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傳輸,以及井下數據到地面監(jiān)控系統的傳輸。需要傳輸的數據包括有通過ZigBee網絡計算的環(huán)境參數監(jiān)控數據(如溫度、濕度、瓦斯?jié)舛鹊?。

        數據以字節(jié)為單位,根據不同節(jié)點承擔的具體任務覺得實際數據包的內容和長度,用表1所示格式表示。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其中數據類型以及其對應數據長度如表2所定義。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Z-Stack協議棧采用分層的結構,以事件為驅動,符合操作系統的消息機制,ZigBee節(jié)點間的數據傳輸,首先需要確定接收數據所處的結構層以及所屬的事件ID,OSAL才能將數據傳送到正確的位置。

        本系統ZigBee節(jié)點的嵌入式代碼在Z-Stack的基礎上進行編寫,每一結構層的操作中看作一個任務,定義任務ID;每一層中分為不同的事件,定義事件ID,系統任務ID的定義以及應用層中的事件ID如表3和表4所示。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3 實驗研究與分析

        在實驗中,將設計的節(jié)點組成測試網絡,在實驗室的不同位置放置了協調器節(jié)點和傳感器節(jié)點,協調器通過串口與PC機相連,將接收到的數據在串口中顯示出來。首先打開協調器的開關,幾秒鐘后,綠色LED燈點亮,表明協調器建立無線網絡成功。然后打開傳感器節(jié)點的開關,幾秒鐘后,綠色LED燈點亮,表明協調器節(jié)點加入網絡成功,傳感器節(jié)點加入網絡后將自己的短地址和采集到的數據發(fā)送給協調器,協調器通過串口上傳到上位機。圖7是通過串口調試工具查看采集數據。

        基于ZigBee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設計

        通過以上實驗測試分析,得到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的性能指標如表5所示。

        4 結語

        本文設計了一種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采用CC2430芯片為核心處理器,采集模塊采用高集成度的溫濕度傳感器SHT11和瓦斯傳感器MJC4/3.0L,能實時監(jiān)測煤礦井下的環(huán)境參數。ZigBee網絡具有組網簡單、開銷小、自組織能力強,非常適合于煤礦井下特殊的環(huán)境。因此煤礦井下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的應用將使得煤礦井下的安全監(jiān)控更加的自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有效地保障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筠连县| 英山县| 南皮县| 临高县| 大渡口区| 哈尔滨市| 瓮安县| 沿河| 讷河市| 荥经县| 墨竹工卡县| 云安县| 江永县| 新郑市| 蕲春县| 孙吴县| 龙岩市| 海林市| 鸡西市| 伊宁市| 子长县| 化州市| 阜南县| 吉木乃县| 水富县| 新沂市| 福贡县| 镇赉县| 商南县| 穆棱市| 芷江| 松溪县| 凌云县| 芮城县| 无锡市| 广昌县| 长沙市| 大方县| 宁陕县|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