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系統設計全方位解析:從硅片工藝到嵌入式軟
在警報器獲取的所有傳感器讀數中,只有不到0.0002%的情況才會執行警報生成代碼。余下99.9998%的代碼執行都是核心傳感器讀取循環;確保這個代碼直接在一個緩存列中執行,就成為最低能量使用的關鍵。其它代碼由于運行得極少,可以使用更傳統的技術做優化。
能效工具。對于MCU平臺的能效最大化,工具的支持十分重要。要將不同函數分配到閃存的不同頁,就需要這樣一種鏈接器,它能夠知道目標MCU的存儲器詳圖。鏈接器可以獲得開發人員的輸入結果,看這個塊是否被分配在了跨頁邊界上,并生成已經過非易性存儲最高能效優化的二進制碼。
一般來說,這個代碼也用于確保函數與數據的放置方式,即最常執行的部分不會跨多個緩存列。如果MCU供應商提供了這類工具,則實現這種級別的細節要容易得多,因為他們了解每個目標平臺的存儲器布局與功率需求。而第三方供應商實現這工具則要困難得多。
MCU供應商還詳細地了解不同外設與片上總線的組織方式。這一知識可以用于工具中,指導工程師做出不浪費功率的選擇。
提示
在工藝技術、IC架構以及軟件結構之間的權衡決策,可以得到微妙而有時是無法預期的結果。
電源門控可以減輕泄漏效應,使更先進的工藝結點成為低工作周期系統的較好選擇。
片上穩壓器為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多靈活性,能夠從一只電池中榨取更多的電荷,而片上dc/dc轉換器與性能監控電路則能實現動態的電壓縮放。
能感知硬件的軟件工具為嵌入系統工程師提供了更多認知能力,從而實現更高的節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