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yè)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shè)計(jì)應(yīng)用 > 使用tar和dd或Linux系統(tǒng)備份

        使用tar和dd或Linux系統(tǒng)備份

        作者: 時(shí)間:2016-09-12 來(lái)源:網(wǎng)絡(luò) 收藏

        -x, --extract, --get 從歸檔中解出文件

        操作修飾符:

        --check-device 當(dāng)創(chuàng)建增量歸檔時(shí)檢查設(shè)備號(hào)(默認(rèn))

        -g, --listed-incremental=FILE 處理新式的 GNU 格式的增量備份

        -G, --incremental 處理老式的 GNU 格式的增量備份

        --ignore-failed-read

        當(dāng)遇上不可讀文件時(shí)不要以非零值退出

        --level=NUMBER 所創(chuàng)建的增量列表歸檔的輸出級(jí)別

        -n, --seek 歸檔可檢索

        --no-check-device 當(dāng)創(chuàng)建增量歸檔時(shí)不要檢查設(shè)備號(hào)

        --no-seek 歸檔不可檢索

        --occurrence[=NUMBER] 僅處理歸檔中每個(gè)文件的第 NUMBER

        個(gè)事件;僅當(dāng)與以下子命令 --delete,

        --diff, --extract 或是 --list

        中的一個(gè)聯(lián)合使用時(shí),此選項(xiàng)才有效。而且不管文件列表是以命令行形式給出或是通過(guò)

        -T 選項(xiàng)指定的;NUMBER 值默認(rèn)為 1

        --sparse-version=MAJOR[.MINOR]

        設(shè)置所用的離散格式版本(隱含

        --sparse)

        -S, --sparse 高效處理離散文件

        重寫(xiě)控制:

        -k, --keep-old-files don't replace existing files when extracting,

        treat them as errors

        --keep-newer-files

        不要替換比歸檔中副本更新的已存在的文件

        --no-overwrite-dir 保留已存在目錄的元數(shù)據(jù)

        --overwrite 解壓時(shí)重寫(xiě)存在的文件

        --overwrite-dir

        解壓時(shí)重寫(xiě)已存在目錄的元數(shù)據(jù)(默認(rèn))

        --recursive-unlink 解壓目錄之前先清除目錄層次

        --remove-files 在添加文件至歸檔后刪除它們

        --skip-old-files don't replace existing files when extracting,

        silently skip over them

        -U, --unlink-first 在解壓要重寫(xiě)的文件之前先刪除它們

        -W, --verify 在寫(xiě)入以后嘗試校驗(yàn)歸檔

        選擇輸出流:

        --ignore-command-error 忽略子進(jìn)程的退出代碼

        --no-ignore-command-error

        將子進(jìn)程的非零退出代碼認(rèn)為發(fā)生錯(cuò)誤

        -O, --to-stdout 解壓文件至標(biāo)準(zhǔn)輸出

        --to-command=COMMAND

        將解壓的文件通過(guò)管道傳送至另一個(gè)程序

        操作文件屬性:

        --acls Save the ACLs to the archive

        --atime-preserve[=METHOD]

        在輸出的文件上保留訪問(wèn)時(shí)間,要么通過(guò)在讀取(默認(rèn)

        METHOD=‘replace’)后還原時(shí)間,要不就不要在第一次(METHOD=‘system’)設(shè)置時(shí)間

        --delay-directory-restore

        直到解壓結(jié)束才設(shè)置修改時(shí)間和所解目錄的權(quán)限

        --group=名稱 強(qiáng)制將 NAME

        作為所添加的文件的組所有者

        --mode=CHANGES 強(qiáng)制將所添加的文件(符號(hào))更改為權(quán)限

        CHANGES

        --mtime=DATE-OR-FILE 從 DATE-OR-FILE 中為添加的文件設(shè)置 mtime

        -m, --touch 不要解壓文件的修改時(shí)間

        --no-acls Don't extract the ACLs from the archive

        --no-delay-directory-restore

        取消 --delay-directory-restore 選項(xiàng)的效果

        --no-same-owner

        將文件解壓為您所有(普通用戶默認(rèn)此項(xiàng))

        --no-same-permissions

        從歸檔中解壓權(quán)限時(shí)使用用戶的掩碼位(默認(rèn)為普通用戶服務(wù))

        --no-selinux Don't extract the SE context from the

        archive

        --no-xattrs Don't extract the user/root xattrs from the

        archive

        --numeric-owner 總是以數(shù)字代表用戶/組的名稱

        --owner=名稱 強(qiáng)制將 NAME

        作為所添加的文件的所有者

        -p, --preserve-permissions, --same-permissions

        解壓文件權(quán)限信息(默認(rèn)只為超級(jí)用戶服務(wù))

        --preserve 與 -p 和 -s 一樣

        --same-owner

        嘗試解壓時(shí)保持所有者關(guān)系一致(超級(jí)用戶默認(rèn)此項(xiàng))

        -s, --preserve-order, --same-order

        為解壓至匹配歸檔排序名稱

        --selinux Save the SE context to the archive

        --xattrs Save the user/root xattrs to the archive

        設(shè)備選擇和切換:

        -f, --file=ARCHIVE 使用歸檔文件或 ARCHIVE 設(shè)備

        --force-local

        即使歸檔文件存在副本還是把它認(rèn)為是本地歸檔

        -F, --info-script=名稱, --new-volume-script=名稱

        在每卷磁帶最后運(yùn)行腳本(隱含 -M)

        -L, --tape-length=NUMBER 寫(xiě)入 NUMBER × 1024 字節(jié)后更換磁帶

        -M, --multi-volume 創(chuàng)建/列出/解壓多卷歸檔文件

        --rmt-command=COMMAND 使用指定的 rmt COMMAND 代替 rmt

        --rsh-command=COMMAND 使用遠(yuǎn)程 COMMAND 代替 rsh

        --volno-file=FILE 使用/更新 FILE 中的卷數(shù)

        設(shè)備分塊:

        -b, --blocking-factor=BLOCKS 每個(gè)記錄 BLOCKS x 512 字節(jié)

        -B, --read-full-records 讀取時(shí)重新分塊(只對(duì) 4.2BSD 管道有效)

        -i, --ignore-zeros 忽略歸檔中的零字節(jié)塊(即文件結(jié)尾)

        --record-size=NUMBER 每個(gè)記錄的字節(jié)數(shù) NUMBER,乘以 512

        選擇歸檔格式:

        -H, --format=FORMAT 創(chuàng)建指定格式的歸檔

        FORMAT 是以下格式中的一種:

        gnu GNU 1.13.x 格式

        oldgnu GNU 格式 as per = 1.12

        pax POSIX 1003.1-2001 (pax) 格式

        posix 等同于 pax

        us POSIX 1003.1-1988 (ustar) 格式

        v7 old V7 tar 格式

        --old-archive, --portability

        等同于 --format=v7

        --pax-option=關(guān)鍵字[[:]=值][,關(guān)鍵字[[:]=值]]...

        控制 pax 關(guān)鍵字

        --posix 等同于 --format=posix

        -V, --label=TEXT 創(chuàng)建帶有卷名 TEXT

        的歸檔;在列出/解壓時(shí),使用 TEXT

        作為卷名的模式串

        壓縮選項(xiàng):

        -a, --auto-compress 使用歸檔后綴名來(lái)決定壓縮程序

        -I, --use-compress-program=PROG

        通過(guò) PROG 過(guò)濾(必須是能接受 -d



        關(guān)鍵詞: tar Linux 系統(tǒng)備份

        評(píng)論


        相關(guān)推薦

        技術(shù)專區(qū)

        關(guān)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潮州市| 水富县| 望都县| 翼城县| 鱼台县| 通州区| 青冈县| 大方县| 鄂托克前旗| 乐东| 吉林省| 正镶白旗| 靖安县| 咸宁市| 寻乌县| 玉环县| 香港| 平乡县| 太仆寺旗| 镇宁| 广汉市| 莒南县| 七台河市| 灯塔市| 桂东县| 临城县| 高尔夫| 老河口市| 区。| 沙坪坝区| 阿荣旗| 福鼎市| 宜州市| 宁河县| 河曲县| 定兴县| 通州区| 于都县| 乌审旗|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