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考試筆記之基礎知識篇
(3)CISC與RISC的特點比較(參照教程22頁)。
計算機執行程序所需要的時間P可以用下面公式計算:
P=I×CPI×T
I:高級語言程序編譯后在機器上運行的指令數。
CPI:為執行每條指令所需要的平均周期數。
T:每個機器周期的時間。
(4)流水線的思想:在CPU中把一條指令的串行執行過程變為若干指令的子過程在CPU中重疊執行。
(5)流水線的指標:
吞吐率:單位時間里流水線處理機流出的結果數。如果流水線的子過程所用時間不一樣長,則吞吐率應為最長子過程的倒數。
建立時間:流水線開始工作到達最大吞吐率的時間。若m個子過程所用時間一樣,均為t,則建立時間T=mt。
(6)信息存儲的字節順序
A、存儲器單位:字節(8位)
B、字長決定了微處理器的尋址能力,即虛擬地址空間的大小。
C、32位微處理器的虛擬地址空間位232,即4GB。
D、小端字節順序:低字節在內存低地址處,高字節在內存高地址處。
E、大端字節順序:高字節在內存低地址處,低字節在內存高地址處。
F、網絡設備的存儲順序問題取決于OSI模型底層中的數據鏈路層。
6、邏輯電路基礎
(1)根據電路是否具有存儲功能,將邏輯電路劃分為: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
(2)組合邏輯電路:電路在任一時刻的輸出,僅取決于該時刻的輸入信號,而與輸入信號作用前電路的狀態無關。常用的邏輯電路有譯碼器和多路選擇器等。
(3)時序邏輯電路:電路任一時刻的輸出不僅與該時刻的輸入有關,而且還與該時刻電路的狀態有關。因此,時序電路中必須包含記憶元件。觸發器是構成時序邏輯電路的基礎。常用的時序邏輯電路有寄存器和計數器等。
(4)真值表、布爾代數、摩根定律、門電路的概念。(教程28、29頁)
(5)NOR(或非)和NAND(與非)的門電路稱為全能門電路,可以實現任何一種邏輯函數。
(6)譯碼器:多輸入多輸出的組合邏輯網絡。
每輸入一個n位的二進制代碼,在m個輸出端中最多有一個有效。
當m=2n是,為全譯碼;當m2n時,為部分譯碼。
(7)由于集成電路的高電平輸出電流小,而低電平輸出電流相對比較大,采用集成門電路直接驅動LED時,較多采用低電平驅動方式。液晶七段字符顯示器LCD利用液晶有外加電場和無外加電場時不同的光學特性來顯示字符。
(8)時鐘信號是時序邏輯的基礎,它用于決定邏輯單元中的狀態合適更新。同步是時鐘控制系統中的主要制約條件。
(9)在選用觸發器的時候,觸發方式是必須考慮的因素。觸發方式有兩種:
電平觸發方式:具有結構簡單的有點,常用來組成暫存器。
邊沿觸發方式:具有很強的抗數據端干擾能力,常用來組成寄存器、計數器等。
7、總線電路及信號驅動
(1)總線是各種信號線的集合,是嵌入式系統中各部件之間傳送數據、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路。在同一時刻,每條通路線路上能夠傳輸一位二進制信號。按照總線所傳送的信息類型,可以分為:數據總線(DB)、地址總線(AB)和控制總線(CB)。
(2)總線的主要參數:
總線帶寬:一定時間內總線上可以傳送的數據量,一般用MByte/s表示。
總線寬度:總線能同時傳送的數據位數(bit),即人們常說的32位、64位等總線寬度的概念,也叫總線位寬。總線的位寬越寬,總線每秒數據傳輸率越大,也就是總線帶寬越寬。
總線頻率:工作時鐘頻率以MHz為單位,工作頻率越高,則總線工作速度越快,也即總線帶寬越寬。
總線帶寬 = 總線位寬×總線頻率/8, 單位是MBps。
常用總線:ISA總線、PCI總線、IIC總線、SPI總線、PC104總線和CAN總線等。
(3)只有具有三態輸出的設備才能夠連接到數據總線上,常用的三態門為輸出緩沖器。
(4)當總線上所接的負載超過總線的負載能力時,必須在總線和負載之間加接緩沖器或驅動器,最常用的是三態緩沖器,其作用是驅動和隔離。
(5)采用總線復用技術可以實現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的共用。但會帶來兩個問題:
A、需要增加外部電路對總線信號進行復用解耦,例如:地址鎖存器。
B、總線速度相對非復用總線系統低。
(6)兩類總線通信協議:同步方式、異步方式。
(7)對總線仲裁問題的解決是以優先級(優先權)的概念為基礎。
8、電平轉換電路
(1)數字集成電路可以分為兩大類:雙極型集成電路(TTL)、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
(2)CMOS電路由于其靜態功耗極低,工作速度較高,抗干擾能力較強,被廣泛使用。
(3)解決TTL與CMOS電路接口困難的辦法是在TTL電路輸出端與電源之間接一上拉電阻R,上拉電阻R的取值由TTL的高電平輸出漏電流IOH來決定,不同系列的TTL應選用不同的R值。
9、可編程邏輯器件基礎(具體參見教程51到61頁)
這方面的內容,從總體上有個概念性的認識應該就可以了。
10、嵌入式系統中信息表示與運算基礎
(1)進位計數制與轉換:這樣比較簡單,也應該掌握怎么樣進行換算,有出題的可能。
(2)計算機中數的表示:源碼、反碼與補碼。
正數的反碼與源碼相同,負數的反碼為該數的源碼除符號位外按位取反。
正數的補碼與源碼相同,負數的補碼為該數的反碼加一。
例如-98的源碼:11100010B
反碼:10011101B
補碼:10011110B
(3)定點表示法:數的小數點的位置人為約定固定不變。
浮點表示法:數的小數點位置是浮動的,它由尾數部分和階數部分組成。
任意一個二進制N總可以寫成:N=2P×S。S為尾數,P為階數。
(4)漢字表示法(教程67、68頁),搞清楚GB2318-80中國標碼和機內碼的變換。
(5)語音編碼中波形量化參數(可能會出簡單的計算題目哦)
采樣頻率:一秒內采樣的次數,反映了采樣點之間的間隔大小。
人耳的聽覺上限是20kHz,因此40kHz以上的采樣頻率足以使人滿意。
CD唱片采用的采樣頻率是44.1kHz。
測量精度:樣本的量化等級,目前標準采樣量級有8位和16位兩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