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采煤工作面安全集中監控系統
考慮到實際的需要和處理器本身的處理能力,以及網絡數據的傳輸壓力。這里沒有采用實時視頻傳輸的方案,轉而采用既能滿足對進行狀況的實時監測又能充分利用系統資源減小功耗的方案:通過采集畫面的方式到達實時監控的目的。例如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多次采集采煤工作面現場的畫面(例如5幀/s),然后將采集到得畫面進行圖像壓縮處理,將處理后的數據上傳到位于地面的控制中心,在顯示器上顯示出采煤工作面的畫面,從而實現對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監控。
通過將采集處理以后的數據實時的傳輸到地面控制中心,存儲到數據庫。科研人員調用數據庫中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從中總結規律,從而找到更好的更安全的作業方案,進而更好的保護人員的安全和采煤區環境的穩定。
3.2.2板卡選用說明
由于ATMEL公司生產的以AVR(R)32 UC內核為基礎的EVK1100平臺,其MCU支持32位精簡指令集(RISC),擁有512K字節閃存, 并擁有一個內置的10/100以太網媒體接入控制器(MAC),有一個SRAM/SDRAM外部總線接口,而它主頻最高可達66MHz頻率,而且還提供有完整的集成開發環境(IDE)。可以對其直接進行程序的燒寫。此外板上還配備了LED矩陣,顯示模塊和足夠多的外聯接口等豐富資源。正是由于它具有的這些特點,可以很好的滿足本此設計的各個需求。通過在32位AVR MCU上移植優秀的小型uC/OS-II系統,使得整個系統的資源得到更好的使用。
并且通過板上豐富的外接接口,可以與自制的板卡進行連接,進而進一步擴展系統的功能,例如針對各種被檢信號的傳感器,現場畫面采集器、通風電機、井下壓力自動報警裝置、控制攝像頭轉動等,都可以通過接口與系統結合在一起。而且該平臺自帶以太網接口,可以方便的接入網絡,實現信息通過網絡進行的遠距離傳輸的需要,同時通過一定的保密機制,可以通過任何一臺接入網絡的電腦實時的訪問井下的監控系統,便于遠程監控的專家的指導。
3.2.3系統器件使用清單
針對整個設計作品資源的分配,可以參見表3.2中的器件使用清單。
表3.2 器件使用清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