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ve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開放HTC Vive Lighthouse有哪些影響?
終于,VR界的另一只靴子落下來了:VR界巨頭Valve宣布,HTC Vive所采用的Lighthouse室內定位技術開放給硬件廠商。所有想要使用Lighthouse室內定位技術來進行硬件開發的開發者只需要交2850美元在Valve公司上一個培訓課程,便可以自己設計開發兼容于Lighthouse定位的硬件設備,但是Lighthouse基站仍然不能自行設計制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159.htm目前Lighthouse是VR界,甚至是所有需要室內定位的產品中成本最低,精度最好的解決方案。Valve早在公布此項技術之初就表示日后將會開放Lighthouse定位技術。不過Valve選擇目前這個時間宣布這個決定,很難讓人覺得他們不是故意的——這正好是國內仿Lighthouse體制的幾家VR頭顯廠商紛紛出來發布產品的時間段。
關于Lighthouse的定位到底如何運轉,筆者之前已有文章對其進行詳細解釋,有機電理工基礎的讀者也不會有多大困難就能理解;但是在Lighthouse技術開放之際,有一些問題仍然需要解釋。想要理解Valve這個VR技術先鋒在VR爆發的這幾年來的一系列動作,就得先問:Valve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Valve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Valve是前微軟員工Gabe Newell和Mike Harrington在1996年所創辦的一家游戲公司。他們制作的游戲在游戲界鼎鼎有名,可以說作作經典:《半條命》系列,《反恐精英》系列,《傳送門》系列,《Dota2》,都是在業界叫好叫座的游戲。甚至可以說,他們比起暴雪更加當得起“Valve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甚至Valve在跳票界的名聲比起暴雪也不遑多讓,甚至出現了一個專屬名詞叫做“Valve Time”,而多年的霧件《半條命3》也是長久以來玩家的怨念……

《半條命》 via:half-life-game
如果Valve只是一個單純的游戲開發公司,那么它斷然不會獲得目前在游戲業和VR業如此巨大的影響力。Valve的真正價值,在于Valve的游戲分發平臺Steam。這個平臺原本只是Valve用于給自身游戲進行更新和維護的平臺,在多年以來的耕耘下,已經成為了PC游戲分發的事實上的標準(de facto standard)。可以說,這個平臺就是PC游戲業的App Store——幾乎所有玩家和所有開發者想在PC上購買/發售游戲,第一選擇都是Steam。而Valve則憑借著與開發者分成的方式賺得盆滿缽滿。
Valve到現在仍然是一個私有化的公司,并沒有上市。
有數據顯示,2015年一年Valve的營收超過10億美元,但是注意,Valve作為一個純軟件公司,他們只有300人的規模。CEO Gabe Newell曾經表示Valve的平均每名員工的收入要遠高于Google/Facebook等業界頂級高科技公司,這是事實。假如Valve是一個上市公司,按照科技公司平均市盈率50倍計算,其市值要超過500億美元,這已經高過很多老牌科技公司了,甚至高過索尼。
這一切也就造就了Valve在美國西海岸科技公司中徹底特立獨行的風格:沒有任何其他一家公司擁有如此小的規模卻有如此掙錢的盈利方式。
可以說是躺著收錢。
Valve抱持著極端精英化的公司文化:他們是極少數的徹底貫徹了“去中心化”和“去結構化”的科技公司。整個公司沒有層級結構,除了CEO Gabe Newell之外,其他的所有員工都沒有頭銜;員工在公司內部可以自由組織團隊開發一切感興趣的項目,員工可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創造力,可以說十分烏托邦。

Gabe Newell ,via:wired.com
有這樣的公司結構和暴利的盈利模式加持,Valve中的技術天才可以做出真正天才的項目出來。這也是Vive頭顯和Lighthouse定位技術的來源。現在的Oculus首席科學家Michael Abrash之前就在Valve工作,并且提出了很多VR業界目前的共識和標準。新一代OpenGL圖形庫VulkanAPI也有很多Valve的貢獻在其中。最近幾年Valve更是四處出擊,SteamOS、Steam Machine,SteamVR都是他們的項目。
從Steam來看,Valve在PC游戲業界是占據了所有人都想占據的那個高地:
一個內容分發平臺提供商。

外星人的Steam Machine, via:Alienware-Steam-Machi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