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科學家稱發現生命第四階段死亡螺旋:或可預測死亡時間

        科學家稱發現生命第四階段死亡螺旋:或可預測死亡時間

        作者: 時間:2016-06-24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北京時間6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死亡更是不可避免,那么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呢?古代有算命先生聲稱可以推算你的壽命長短,但那畢竟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道理。現在有人認為,人或許真的可以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生命階段,并將這一新發現的生命階段稱為“”階段。他們認為,人類或許也會經歷所謂的“”階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3068.htm

          大約在25年之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可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即兒童階段和成年階段。這種說法也是目前得到普通認可的理論。兒童階段主要是指性成熟之前,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快速生長與發育。在這一階段,死亡的可能性一直很低。到性成熟以后,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這一階段是人的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生命力旺盛,而且大多數會結婚生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肌體開始老化、衰弱。自此以后,每過一年,死亡的可能性也都會隨之增大,最初增大的速度較為緩慢,后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死亡的可能性增大的越來越快。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研究人員開始發現,人的生命不止上述兩個階段。他們將這第三個階段定義為“晚年”階段,即社會成員中最老的成員所經歷過的那一階段。成年階段末期與晚年階段的區別在于死亡率。成年階段的死亡率一年比一年高,這種死亡率的增長并不適用于晚年階段。比如,一位60歲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可能比一位50歲的人高得多,但一位90歲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卻和一位100歲的人差不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勞倫斯-穆勒解釋說,“死亡率已趨于平穩,即進入平穩期。”

          關于這種平穩期為什么會存在,迄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勞倫斯-穆勒和他的同事邁克爾-羅斯希望能夠找到晚年階段死亡率進入平穩期的其它生物學特征。穆勒介紹說,“我們一直在思考,女性的生殖是否也遵循這一規律。”穆勒和羅斯選擇了最受生物學家歡迎的實驗室成員--果蠅作為研究對象。穆勒介紹說,“我們選取了2828只雌性果蠅,并將每一只雌性果蠅分別和兩只雄性果蠅單獨放在一個小玻璃瓶中。我們每天將每一只雌性果蠅移到一個新的小玻璃瓶中,并數一數它們到底產下了多少卵。這樣的動作,我們一直堅持到它們所有都死亡。”

          

        實驗表明,果蠅可能知道它們何時會死亡。
        實驗表明,果蠅可能知道它們何時會死亡。
        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現了生命第四階段。
        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現了生命第四階段。  通常,果蠅的生命周期為數周時間。穆勒承認,這是一個工作量極大的實驗,而且每天的工作非常單調乏味,每天都在移動這些小小的昆蟲,并計算它們究竟產了多少卵。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讓人感動厭倦,不過羅斯的學生們幫助他們分擔了這些任務。然而,最終的結果似乎令人很失望。當果蠅進入晚年階段,生殖率并沒有明顯進入平穩期。

         

          事實上,在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后,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完全不同的結果。穆勒表示,“我注意到,如果我將那些瀕臨死亡的雌性分開,并將它們與那些還有數周生命的相同年齡的果蠅進行了對比,它們的生殖能力還是有所不同。簡而言之,一只果蠅的生殖率(每天產卵的數量),在死亡前兩周內會驟然下降。”更明顯的是,這種生殖率的下降與果蠅年齡無關,而與死亡有關。如果一只60天大的果蠅接近死亡,那它的生殖率也會驟然下降,但一只15天的果蠅如果早逝,那此前它的生殖率同樣也會驟然下降。

          到了2016年,穆勒和羅斯又借鑒了四個不同的實驗室關于果蠅壽命與生殖能力的實驗數據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他們發現“”階段的存在。雌性果蠅,不管它的年齡多大,它們在死亡前兩周內都會經歷一個生殖能力急驟下降的階段。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分析果蠅的生殖能力的變化,或許可以預測它的死亡時間,甚至可能精確到某一天,而且只需要分析這一數據,可忽略它的年齡。穆勒表示,“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預測的準確率達到80%左右。”

          其實,研究動物生殖能力與死亡之間的聯系,并非只有穆勒和羅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家詹姆斯-克欽格也是選擇果蠅進行實驗。2016年,他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實驗中,他發現果蠅將死之前,生殖能力急驟下降。這一發現成果與穆勒和羅斯的成果相似。更重要的是,克欽格還發現死亡前生殖能力驟然下降與年齡無關,相對年輕的果蠅和年老的果蠅都遵循同樣的規律。不過,克欽格的發現與穆勒的發現在某些重要方面還是有所區別。比如,他認為這些觀測所得來的結論并不能作為生命第四階段這樣的普遍理論的證據,他也并不確定人類和其它物種是否也和果蠅一樣經歷這種生殖力急驟下降的階段。

          克欽格認為,“死亡螺旋”這一術語較為含糊,具有爭議。他發明了自己的術語,并認為能夠獲得生物學家的認可。他表示,“我提出了新的生物學概念,‘退休’階段。”克欽格認為,“退休”現象更容易在雌性果蠅身上發現,而且對研究更有價值。“退休”階段開始于成年雌性果蠅不再產卵的那一天。為了更好地理解“零蛋日”這一概念,可以先了解一下雌性果蠅。克欽格介紹說,“果蠅一般體長2.5毫米,而一粒果蠅卵長度為0.5毫米。一只雌性果蠅一生中能夠產下1200粒卵,如果將其排成一排,長度可達半米左右。”換句話說,雌性果蠅就是產卵機器,它們只知道做一件事--產卵。如果一只果蠅某一天沒產卵,即使它次日又有產卵,那也足以說明某些方面有問題了。

          

        穆勒等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幫助人們能夠一直保持健康,直到剛好死亡。
        穆勒等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幫助人們能夠一直保持健康,直到剛好死亡。  克欽格還發現了穆勒和羅斯沒有發現的問題。他發現,在“退休”階段最后時刻,當生殖率極低、死亡即將到來之際,果蠅經歷了死亡率平穩期,和晚年階段有些類似。克欽格認為,“這是一個新的發現,死亡率平穩期并不僅僅是老齡的特點,它也可以出現于中年或幼年期。”這一發現或許能夠引起生物學家重新思考老化的理論。還有一個問題讓克欽格迷惑不解,那就是為什么生殖能力與死亡之間存在如此強烈的聯系。“我們找不到解釋。”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詹姆斯-卡雷認為,生殖能力與死亡之間的聯系,或許可以用另一種理論來解釋,即生育是以父母的犧牲為代價,特別是對于母親。比如,生了多個孩子后,有的婦女牙齒健康狀況會越來越差。十多年前,卡雷研究團隊通過試驗發現,改變老鼠的生殖系統,也會改變它們的壽命。研究人員將年老雌性老鼠即將衰竭的卵巢摘掉,并換上年輕老鼠的健康卵巢。手術后,這只老年老鼠的壽命比預期要長得多。卡雷表示,“許多跡象表明,接受新卵巢移植手術的老鼠的心臟要比那些沒有接受這樣手術的老鼠的心臟健康得多。”

          克欽格不能確信人類在死亡之前是否經歷他所提出的“退休”階段,但是穆勒認為,人在死亡之前應該經歷一個“死亡螺旋”階段。穆勒表示,“丹麥一項關于養老院的研究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研究人員對一家養老院一群九十多歲的老年志愿者進行測試,來評估他們的力量、協調性和精神集中度。數年后,他們再回到這家養老院,看這些志愿者是否還在人世。穆勒介紹說,“那些已去過世的老人,當初在測試中的表現也是比較糟糕的。這是死亡前生理能力下降的表現。”

          最讓穆勒感興趣的是,他在果蠅身上所取得的發現,或許可以作為研究人類死亡的線索,從而幫助人們在可能的死亡之前,盡可能地避免一段漫長、緩慢的退化經歷。“縮短‘死亡螺旋’階段時間,這樣可以讓每個人一直保持和其他人一樣的健康,直到剛好死亡之前。”穆勒和羅斯認為,他們確實發現了生命的第四階段,但他們的長期目標是讓人們經歷這一階段的時間盡可能地短。

          穆勒和羅斯認為,這是生命的普遍特征,也是區別于兒童階段、成年階段、晚年階段的生命第四個階段。他們將這一新發現的階段稱為“死亡螺旋”階段。2007年以來,他們發現了更多關于“死亡螺旋”階段的證據。比如,2012年,他們發現雄性果蠅在接近死亡時,生殖能力也會驟然下降。穆勒和羅斯的研究生們搜集了大量的證據。“隨著雄性越來越老,它們的生殖能力也越來越差。但是,當雄性快要死亡時,不管它是年輕的、中年的或老年的,它的生殖能力要比還有數周壽命的同齡果蠅差很多。”



        關鍵詞: 死亡螺旋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湄潭县| 廉江市| 南郑县| 双桥区| 昌都县| 房山区| 固阳县| 滨海县| 建阳市| 砀山县| 吉林省| 弋阳县| 西峡县| 遂平县| 江源县| 高台县| 襄城县| 凌源市| 江都市| 冕宁县| 佳木斯市| 新和县| 永川市| 溧阳市| 岐山县| 汨罗市| 长阳| 赣榆县| 兴仁县| 乳源| 洞头县| 卢氏县| 贵港市| 礼泉县| 贵州省| 彩票| 观塘区| 夏河县| 龙陵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