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照明被打敗?這是一種戰略調整!
全球最大的照明設備制造商飛利浦,5月31日突然宣布關閉深圳的工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237.htm之所以用“突然”二字,是因為這家跨國電子巨頭分拆出來的飛利浦照明,5月27日剛剛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大佬的“倒下”一時間讓輿論一片嘩然。輿論傳遞出來的聲音,更多的是制造業已經走到窮途末路,LED行業已到寒冬,飛利浦這樣的大牌企業都“倒下了”,還有什么企業能扛得住?還有一種聲音“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飛利浦照明已經被國內LED行業徹底打敗了!
果真如此么?
分析飛利浦深圳工廠從開始到關停,實際上是一個企業實現良性發展所必需采取的戰略——簡單粗放已經無法生存,舍得放棄并集中到核心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1. 有舍才有得
飛利浦深圳工廠已經存續了近9個年頭。
2008年,飛利浦收購威瑪詩燈飾有限公司52%的股權后,于2009年10月份注冊成立飛利浦燈飾制造(深圳)有限公司。2010年12月,飛利浦公司完成對威瑪詩燈飾有限公司剩余48%的股權收購。至此,飛利浦成為飛利浦燈飾制造(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權持有者。現在這家工廠已達到60多條裝配生產線﹐并擁有現代化的自動涂裝設備和裝配車間﹐廠房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
對很多企業家來說,對于這個“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是很難下決心將它關掉的。
飛利浦就把“自己養大的孩子”關了。原因很簡單:不賺錢。
飛利浦在解散公告中披露,公司近年來經歷了經濟持續下行,成本上揚,業務不斷惡化等諸多困難,盡管公司采取了各種措施,但是仍然未能扭轉局面。鑒于此,公司股東及董事會不得不決定提前解散公司,2016年5月31日起公司正式停止運營,不再進行任何生產。
千萬不要認為飛利浦關閉一家工廠就意味著放棄LED市場。飛利浦關停的只是一家工廠,而不是家居照明業務。
飛利浦照明表示,此舉是為了響應家居照明市場向智能互聯發展的需求并增強行業競爭力,是執行公司整體策略的一部分,并不僅僅是表面的成本考量。飛利浦照明在125年的發展歷史上不斷引領著行業的發展,不管是帶領照明從傳統光源向LED轉換,還是帶領照明向智能互聯轉換,飛利浦始終是行業的領導者。
人家也說了,中國市場是飛利浦照明的第二大市場,飛利浦照明會不斷加大在中國的發展力度,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會改變。飛利浦照明將一如既往地信守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不斷推出符合中國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通過有意義的創新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回顧飛利浦照明近幾年的動作可以發現,飛利浦照明已經在全球各地陸續關閉了諸多工廠,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等歐美國家的工廠,并且也宣布將在今年關閉泰國的一家工廠。這顯然是面對劇烈的市場競爭、利潤率的下降,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作出應對策略。
接下來,飛利浦要做的,肯定是找OEM工廠了。LED行業目前剩余產能這么多,把低端的生產轉移給OEM工廠,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卸下負擔,輕裝上陣,顯然是明智之舉。
2.LED產業依然向好
飛利浦關廠并不意味著LED產業進入寒冬。
當然,悲觀派也有他們的理由。一個現實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樓市進入冰封、人民幣匯率上升和人工成本上漲,LED行業出現密集破產倒閉潮,巨亮光電、四川源力光電、東莞永興電子、中山市鳳光傳奇、中山喜林燈飾等等,這些曾經在業內風頭無兩的LED企業均已轟然倒閉。
LED行業未來發展是否真的就舉步維艱呢?
鄭重2015年曾經對LED行業做過一段時間的調研,當時鄭重寫的一篇文章分析,LED照明行業處于同質化、價格混亂、無標準、無品牌時期。2015年的LED行業將是一場白熱化的混戰,并逐漸顯現出一條新的分水嶺: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LED照明市場到底有多大?研究機構預計,2015年全球LED照明產出總值將達到257億美元,占整體照明市場產出總值的31.3%。行業預計,明年歐洲產能將占到全球LED照明市場的23%,中國占21%,美國占1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