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我國學者成功研究出百毫秒級高效量子存儲器

        我國學者成功研究出百毫秒級高效量子存儲器

        作者: 時間:2016-06-03 來源:新華社 收藏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包小輝等人近期采用冷原子系綜,成功研究出百毫秒級高效,為遠距離量子中繼系統的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5月31日發表了該成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171.htm

          據了解,量子中繼可以解決光子信號在光纖內指數衰減的重大難題,是未來實現超遠距離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徑之一。量子中繼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段糾纏分發與糾纏交換相結合來拓展通信距離,其核心是量子存儲技術,通過對光子比特進行緩存,可大幅提升糾纏連接效率。為滿足遠距離量子中繼的實際需求,需要對單量子態進行長時間存儲且具備高讀出效率。

          近年來,國際學界在量子存儲方面的實驗研究進展很快,眾多物理體系的存儲指標均在不斷進步。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體系能夠在存儲時間和效率方面同時滿足量子中繼需求。冷原子系綜是量子存儲實驗研究的一個重要物理體系,它的主要優點包括操縱手段豐富、退相干機制簡單等。2012年,潘建偉、包小輝等首次實現了毫秒級的高效,但該存儲時間仍與遠距離量子中繼的實際需求相距較遠。

          為進一步提升存儲時間,潘建偉小組近年來發展了三維光晶格限制原子運動等多項關鍵實驗技術,使得原子運動導致的退相干得到大幅抑制,并最終成功實現了存儲壽命達到0.22秒、讀出效率達到76%的高性能量子存儲器。這一實驗結果與2012年的工作相比,存儲壽命提升了近兩個數量級。

          據介紹,該實驗的重要意義在于,首次將存儲壽命及讀出效率提升到能夠滿足遠距離量子中繼的實際需求。據估算,該成果結合多模存儲、高效通訊波段接口等技術,已在原理上可支持通過量子中繼實現500公里以上糾纏分發。《自然·光子學》審稿人對這一工作的重要性給予高度認可,并稱贊該實驗為“非凡絕技”。



        關鍵詞: 量子存儲器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新竹市| 房产| 彝良县| 越西县| 阿合奇县| 瑞丽市| 长岭县| 松潘县| 达尔| 宝坻区| 沙河市| 淳安县| 郓城县| 池州市| 泰州市| 双辽市| 天镇县| 德令哈市| 育儿| 甘洛县| 潜江市| 保德县| 阿坝| 长沙县| 临夏县| 广宁县| 淮安市| 娱乐| 项城市| 泽库县| 二连浩特市| 尼玛县| 崇礼县| 宜章县| 衡阳县| 都匀市| 遵义市| 志丹县| 外汇|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