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杳:聯想手機的機會和挑戰
兩年前聯想29億美元收購Moto手機,當時老杳認為通過收購Moto,聯想有效的繼承了Moto的品牌及全球專利布局,打開了進軍全球市場的大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343.htm兩年后,聯想收購Moto雖然沒有達到當年TCL收購Alcatel手機的成效,在海外市場卻也成績斐然,2015年聯想+moto在印度市場出貨超過一 千萬,今年第一季度更成為三星、MicromaxMax之后位居第三的手機廠商,憑借多年來的PC渠道積累,聯想在印度直營店超過八百家,合作店家上萬 家,雖然不及VIVO、OPPO在大陸市場的規模,對于大陸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的布局也算獨樹一幟,聯想定位中低端、Moto定位中高端的格局成功樹立。
可惜的是,雖然印度近13億的人口與大陸相差不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網民數量造成整體智能手機的購買力相比大陸市場差了很多,聯想雖然在印度市場表現不錯,卻難以彌補在大陸市場的下滑。
元慶將聯想的大陸困局歸罪于運營商渠道的毒害,其實不盡然,前幾年聯想之所以能夠取得不錯的業績,主要還是依靠了運營商市場的爆發,這兩年中國市場渠道的確發生了變化,從運營商一家獨大到運營商、電商、線下渠道三分天下,聯想沒有適應渠道的變革是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其實真正影響聯想的還不是手機渠道的變革,而是聯想過去兩年在大陸對Moto整合的失敗,過去一年VIVO、OPPO的崛起看似是兩家公司線下渠道的強勢,其實在老杳看來更主要來自同樣出自步步高系的VIVO、OPPO多年來堅持走高端路線的成功。
從20年前步步高推出VCD到DVD、MP3、MP4、功能手機、學習機、智能手機,步步高系的幾家公司這些年企業文化一脈相承,產品、渠道、宣傳戰略幾乎從來沒發生過變化,即使過去幾年運營商主導時代兩家公司也曾遭遇挫折,不過還是堅持了下來并在今年達到頂峰。
不是手機渠道變革造就了VIVO、OPPO,而是中國消費者已經從簡單的追求低價、高性價比升級追求品質,VIVO、OPPO的戰略符合了消費者的預期,華為這兩年異軍突起也是這個原因。
雖然個別人或許有爭議,華為、VIVO、OPPO三家公司的研發實力和水平超出國內其他同行基本是業界共識,這一點才是三家公司成功的真正關鍵,商業模式確實可以促進銷量,但硬實力才是走向品牌的核心。
同樣沒人否認的是Moto的技術水平,可惜聯想過去兩年并沒有充分利用這一點,Moto與聯想兩個品牌的獨立運營或許在印度市場可以成功,不過在越來越追 求個性化的大陸市場,Moto僅僅憑借技術實力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相對全球其他市場,大陸市場無論指紋識別、移動支付等都走在了前列,對ID設 計、長待機等個性化的需求也更強勁,以老外主導的Moto缺乏對大陸市場的充分了解,不會專門針對大陸市場定向開發產品,更不要說在軟件與應用開發 上,Moto空有技術實力而無用武之地。
今年聯想做出調整之后,整體手機戰略由Moto負責固然對聯想手機在全球市場的推廣有益,不過明顯對聯想在大陸市場的復蘇沒有任何幫助,雖然印度是全球最 具潛力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卻是現有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而且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的發展代表了手機產業真正的未來,如果聯想不做調整,隨著印度市場的成熟, 聯想一樣難以避免過去兩年在大陸的軌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