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晶面板格局生變 中國如何應對?
與日本顯示產業每況愈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我國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先后投產,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面板生產基地,到2016年,TFT-LCD面板按面積計算出貨量達到全球第二,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0%,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000億元,基本扭轉了電視面板依賴進口的不利局面。在京東方、華星光電以及中電熊貓等面板大廠的大力布局下,在2018年~2019年中國大陸TFT-LCD產能規模將有望趕超韓國,成為全球第一。然而,在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全球面板產業格局卻悄然發生著巨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762.htm韓廠策略生變,液晶技術面臨嚴峻挑戰
從顯示技術來看,韓國廠商牟足勁,全面布局OLED。三星在出售一條5代線給我國信利后,預計在10月將關閉半數位于韓國湯井工廠的第7代LCD產線,天安工廠最后一條6代LCD生產線也會擇期關閉。如此一來,三星顯示器的LCD產線將只剩下湯井廠一半的7代線、2條8代線與我國蘇州的8代線。雖然這幾條產線用于生產電視面板,但將來還是會逐漸轉換成OLED產線,三星顯示器逐步關閉大部分生產效率低下的LCD生產線,其本意也是要逐漸退出LCD市場。
實際上,這些年OLED面板的發展勢頭很猛,尤其是在中小尺寸市場,對LCD面板形成了嚴峻的挑戰。根據IHS數據顯示,盡管液晶顯示屏技術仍然是顯示行業的主導技術,但是2016年AMOLED屏幕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將上漲40% ,達到3.95億臺,其營業收入也預計將增長25%。
對于手機OLED面板市場,群智咨詢(Σintell)也給出了較好的預期。群智咨詢(Σintell)數據顯示,三星顯示年第一季度出貨規模超8000萬片,全球排名第一,同比增長超50%。在第一季度發布的50多款智能手機新機中,接近1/3的采用了AMOLED屏幕。去年出貨量最多的是液晶手機面板,京東方出貨總量第一,但是今年卻是三星的AMOLED面板。
而在大尺寸OLED市場,韓國LGD也加快布局。目前,LGD已經投資兩條8.5代OLED生產線,明年上半年還會再投產一條8.5代線。屆時,OLED電視的產能將達到150萬~200萬臺。除此之外,LGD還有進一步關于OLED面板生產線的投資計劃。
韓國廠商加快布局OLED顯示技術,不容小覷。現在我國面板廠商投入巨資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對于新型顯示技術的布局,我國面板廠商也應該高度重視。在面板業技術革新的窗口期,高端技術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
鴻海收購夏普,重塑全球產業版圖
從廠商格局來看,鴻海收購夏普或將對整個顯示產業版圖產生變化。夏普有龐大的面板產能和技術專利,收購夏普的鴻海,將產生強大的化學反應,產業鏈會更加完善,使其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并拉近與全球頂級公司的距離,特別是三星。在電視面板領域,2017年隨著高世代線量產,鴻海產能會有很大的提升,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0%,進一步拉近與三星、LG、京東方之間的差距。在小尺寸領域,鴻海可以直接獲得夏普現有的LTPS產能,而且自己還將進一步布局LTPS生產線,勢必促進整個LTPS產能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OLED面板被鴻海定位為夏普重建的支柱,計劃2018年實現OLED量產。為此,鴻海計劃投資2000億日元到OLED面板上,期望憑借大規模投資追趕三星等韓國廠商。
如今,全球顯示產業呈現出窮雄逐鹿的階段,面板廠商的合縱連橫,以及新型顯示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我國面板廠商面臨更大的挑戰。值得欣喜的是,在中小尺寸領域,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廠商不斷加快LTPS生產線布局,和輝光電、天馬等部分AMOLED面板已經開始出貨,并應用于手機;在大尺寸面板領域,我國京東方已經在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上進行布局,華星光電也有望跟進。而在大尺寸OLED領域,華星光電已經在印刷OLED技術上進行研發,若在研發和量產上能夠取得真正的突破,那么我國將在大尺寸OLED領域獲得話語權,并打破LGD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