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如何將插座賣到全球87個國家?
其在自身所從事的領域有深厚的技術及專利積淀,根據官方公開的資料阿樂樂可已坐擁歐美及中國等國家級技術、外觀和結構專利30余項,在全球各主要國家取得超過50多項相關認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846.htm用馬云的話來說,這是一家“小而美”的企業,但“隱形冠軍”一詞或許更能概括這類公司的本質。
1986年,德國管理大師赫爾曼?西蒙通過對德國400多家卓越中小企業的研究,創造性地提出“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的概念。西蒙把他對這些企業的研究成果著成《隱形冠軍:全球最佳500名公司的成功之道》一書。在隨后的10多年當中,該書被譯成20種語言,包括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版,廣為傳播,成為繼柯林斯的《基業長青》之后的又一部管理學經典著作。

西蒙指出,全球最優秀的企業更多是一些“悶聲發大財”的行業冠軍企業。他歸納了這些企業的三個特點:一是行業領軍者,市場份額占據世界前列;二是專業化程度很高,年銷售收入一般都不超過10億美元;最后,非常專注,以世界級企業為標桿,投入最大的資源,執著地在一個行業細分市場做到最優。通過書中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個特點,阿樂樂可基本都契合。
而這樣的企業,無論是在格局,在公司架構,在技術沉淀等方面對于今天的互聯網公司而言有很多可借鑒的地方,但倪叔認為最核心還是:如何通過產品研發去定義公司背后面對的市場人群。
以產品奪取市場,要做的只是比同行好一點
在《藍海戰略》風行中國的那些年,身為企業家大多要問自己“我(公司)究竟有沒有在創造用戶”
互聯網起于飛地,靠做實體經濟不擅長的事情得以立身,但時至互聯網已成中國經濟半壁江山的今日,或許是應該重新檢視方法論的時候。
阿樂樂可的成功,某種層面來說并不復雜:在一個用戶習以為常的領域做到了“微創新”。
阿樂樂可發明的模方插座,設計之初解決的只是“傳統排插插孔不合理”的問題,因為接線板上總有凌亂糾纏的電線,一些大插頭還常常擋住旁邊的插孔,于是便開發設計“模方插座”,借助正方體的不同面,解決的同一平面上插座凌亂與擁擠的問題。

除了持續在縱深領域的產品理解與消費者洞察之外,它的成功是常被現今多數互聯網人所忽略的那么“一點點的創新與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