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 光伏行業結構改善仍需努力
近幾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棄風棄光問題仍然突出,這造成了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巨大浪費,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投資積極性。雖然國家能源局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措施,保障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但仍未完全解決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480.htm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在2008年被提到戰略新興產業高度后,經歷了投資沖動、產能過剩、企業破產等惡性循環。然而從2013年開始,《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顯示了政府疏通行業發展瓶頸的決心。
張松剛 ADI公司亞太區市場經理
ADI公司亞太區市場經理張松剛表示,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的瓶頸在兩個方面,一是怎樣解決光伏系統能實現并網發電。目前并網發電部分存在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光伏發電系統本身、電網的結構與標準的問題。這其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有很多,從技術的角度看,怎樣提高光伏逆變效率及產品質量、選擇好并網接入點、大容量能量存儲、需求側管理及智能計量技術等應該是業界比較關注的關鍵問題。二是政策層面怎樣解決雙向費用,上述新政的實施將會改變這種局面,但從技術角度,電網能接納多少能源回饋、怎樣實現真正的雙向計費等還存在一些難點,另外目前的行業標準還不夠完善。
新能源發電對改善能源結構、提高多種復合能源的利用率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太陽能發電一旦實現并網運行將會給傳統電網帶來一定的影響。首先,由于光伏發電的輸出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當并網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是將會改變電網的潮流分布,傳統電網的潮流控制將發生重大改變,會直接影響電網的穩定性。其次,由于新能源發電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功率波動性而使得電網電能質量的下降。對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分布性及孤島效應,對采用傳統的電網保護及測控設備都會帶來一些新的技術要求,需要更新型的電網保護及控制設備。因此,傳統電網對于新能源發電的并網接入需要更多的改善,配合智能電網發展的新標準將是非常迫切的。
而光伏系統并網的關鍵元器件就是逆變器。首先,電源/逆變器是一種能源轉換設備,其轉換效率是所有廠家最關注的點;系統商在選用逆變器時的需求趨勢是在持續上升的轉換效率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各項特征,包括可靠度與耐用度的提升、安裝的簡易與便利及并網設備的更高的EMC要求等。對于光伏逆變系統,成本壓力也導致了新一輪的技術改進,包括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的競爭;其中更多的需求是對于被動器件、功率器件的改進與提高。對于并網來說,各類新標準的要求要體現在逆變器上,所有的光伏發電系統都會通過逆變器并網,系統的冗余及可升級將是對逆變器設計的新要求。半導體IC和元器件的機遇則大量存在于逆變器的設計中,這其中處理器、電壓電流檢測、隔離及功率驅動將有更多的需求及新的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