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火熱資本冷卻 智能硬件夾縫中尋求突破
“抱團取暖”創造價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7570.htm僅有單品突破并不夠。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智能平衡車生產企業Ninebot去年令人驚訝地收購了行業“老大”美國賽格威公司,并且推出了標價1999元,僅為當時同類產品價格七分之一的“九號平衡車”。其CEO高祿峰表示,能把價格做到這個程度,正是因為有小米供應鏈的支援。“比如LG電芯,以我們的產能和議價能力,談不到什么好價格,但有小米生態鏈,就不一樣了。”
高祿峰的說法與業內專家不謀而合。智能硬件廠商多為新興的初創企業,缺乏資金、技術實力和品牌號召力單獨構建生態鏈,但“單打獨斗”又很難獲得上游零部件廠商在芯片設計、射頻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小米等巨頭企業進入,為智能硬件廠商“抱團取暖”提供了新的機會。
從目前來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360紛紛根據自己已有的業務優勢,進入智能硬件領域。阿里巴巴將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整合成智能生活事業部。淘寶眾籌負責人高征告訴記者,他們甚至向智能硬件廠商提供推薦代工工廠的服務。“一高一低兩條線,高的是由富士康提供代工生產的‘淘富成真’,相對簡單的生產,我們就向他們推薦‘淘工廠’。”騰訊則繼續發揮在社交領域的優勢,借由Tencent OS系統,“QQ物聯”和“微信硬件”開發平臺被整合打通,智能硬件可以全面植入騰訊的手機QQ和微信兩大社交生態服務體系。而360則主打“安全牌”,360安全路由器、360智能攝像頭、360兒童衛士智能手表等一系列產品被納入基于安全屬性的智能家居生態服務體系,360還將投入百億元資金扶持100家以上智能家居企業。
巨頭的進入不僅僅是為智能硬件廠商尋求更為合適的資源,來自奧維云網的分析認為,智能行業未來的價值創造,依然要基于多智能硬件的協同互聯和基于多終端數據提供的增值服務。協同互聯到底能有怎樣的突破?Yeelight智能床頭燈創始人姜兆寧表示:“我們研發了小米手環和Yeelight床頭燈的綁定套裝,當手環檢測到用戶入睡,燈會自動關閉。這需要為手環開發軟件,正因為我們和小米手環都是小米生態鏈上的企業,才能實現。”此后,10%的Yeelight床頭燈通過這一套裝銷售出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