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美國計劃研發人腦控制計算機

        美國計劃研發人腦控制計算機

        作者: 時間:2016-01-26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根據美國軍方啟動的一項研究,未來我們或許可以使用大腦去控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6273.htm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了一個新項目,計劃開發之間的界面。通過這樣的界面,可以直接控制,而用戶將不必再動手操作。

          在一篇名為“彌合生物電子鴻溝”的博文中,DARPA宣布,將開發“植入式神經界面,從而在和數字世界之間提供前所未有的信號解析度和數據傳輸帶寬”。

          這樣的界面將基于大小不超過1立方厘米的“生物兼容設備”,“將人腦使用的生物化學語言轉換成信息技術中使用的0和1”。

          這一項目的正式名稱為“神經工程系統設計”(NESD),預計將極大地促進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并給某些醫療研究帶來幫助。

          NESD項目經理菲利普·阿爾維達(PhillipAlvelda)表示:“即使是當前最出色地人腦計算機界面系統,也像是兩臺超級計算機使用老式調制解調器在通信。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升級工具,真正打開人腦和當代電子設備的通道之后,將會發生一些什么。”

          人腦與計算機的異同一直是科學界討論的熱點。上世紀70年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始了對神經界面的研究。1997年,加州理工學院首先開發出了神經芯片。這一芯片據稱能夠與神經元互動。

          DARPA表示,當前獲得認可的神經界面“通過100個通道處理了大量信息,每個通道每次可聚合來自數萬個神經元的信號”。因此,“結果中存在許多噪聲,同時也是不精確的”。

          NESD計劃開發一種新系統,在計算機和單個神經元之間實現精確地信號傳遞。不過,實現這一目標并開發出實用的設備需要多個學科的交*工作,包括神經科學、合成生物技術、低功耗電子設備、光子學、醫療設備制造、系統工程,以及臨床試驗。

          除了在硬件領域的挑戰之外,NESD的研究人員還需要開發更強大的算法以及神經元計算技術,將高解析度的傳感信息進行轉碼,隨后以高保真的方式進行壓縮及傳送。

          DARPA此前開展的知名項目包括最初的互聯網雛形ARPANET,這一分組交換網絡首先采用了TCP/IP協議。



        關鍵詞: 人腦 計算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应城市| 巴彦淖尔市| 中江县| 封丘县| 灵寿县| 龙门县| 镇雄县| 赣州市| 永昌县| 绥芬河市| 丰城市| 洛阳市| 周口市| 佛山市| 中牟县| 姜堰市| 怀宁县| 临颍县| 扎赉特旗| 齐河县| 兴化市| 武威市| 谷城县| 永和县| 那坡县| 宁国市| 水城县| 宁安市| 宣武区| 灵璧县| 双桥区| 南宫市| 赣州市| 芦山县| 化隆| 辽源市| 仙桃市| 全南县| 郯城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