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帶你了解全國一卡通進程
2015年10月30日,“江蘇交通一卡通”在鎮江首發,這是交通部互聯互通卡的首次亮相,卡片正面的右下角有交通部統一的 “交通聯合”標識。目前,全國41個城市都已經發行了印有“交通聯合”交通一卡通,共覆蓋12個省份(包括北京、天津、重慶三個直轄市和內蒙古自治區)。以下為各省市接入交通部互聯互通體系的具體名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6267.htm江蘇省(13個):無錫、南京、徐州、鹽城、常州、泰州、南通、淮安、鎮江、連云港、宿遷、揚州、蘇州
河北省(7個):石家莊、保定、滄州、承德、邯鄲、廊坊、張家
河南省(1個):平頂山
山東省(2個):青島、臨沂、棗莊
安徽省(1個):蚌埠
福建省(8個):莆田、南平、寧德、漳州、泉州、廈門、三明、龍巖
吉林省(3個):長春、吉林、通化
陜西省(1個):咸陽
內蒙古(1個):包頭
從標準的制定、頒布到機具設備的改造、發卡等,不得不說交通部在推進互聯互通方面的進度十分驚人。據悉,交通部推行的交通一卡通系統密鑰實行兩級管理,一級密鑰為部級業務密鑰,由交通運輸部負責管理。二級密鑰為省級(包括區域、城市級)業務密鑰,分別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相應的城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二級密鑰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城市人民政府向部申請,密鑰再經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城市人民政府向各地市的交通一卡通運營單位發放。
福建省“母公司+子公司”的一卡通模式是交通部推行全國交通一卡通的代表模式,2015年9月,福建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成立,并與福州榕城一卡通公司、廈門易通卡公司等全省各設區市12家意向合作企業簽訂意向合作書,現8個城市已經發行了“交通聯合”互聯互通卡。
全國:大規模重復建設問題應引起重視
根據住建部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與交通部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發展進程看來,兩套標準互不兼容造成一卡通推廣進度的緩慢,更為嚴峻的是兩大部委為追求自成體系與主導權而造成的大規模重復建設以及資源浪費等問題令人堪憂。
眾所周時,無論是加入住建部或是交通部的互聯互通體系,城市一卡通系統的升級與建設都需要耗費大量的城市資源。據一卡通世界網統計,為全面滿足市民跨區域刷卡需求,如今天津、無錫、泰州、南通、淮安,泉州、龍巖、莆田等十二個城市同時采用了住建部與交通部的兩套不同標準,并發行了兩張不同的互聯互通卡,重復建設現象極為嚴重。
目前全國有400多個城市已經發展了不同規模的城市一卡通系統,全國城市通卡總發卡量達7.5億張,未來幾百個城市系統都面臨著向全國一卡通升級的問題。而住建部與交通部同樣作為全國一卡通的主導者,有權利也有義務防止新一輪更大規模的重復建設現象的發生,雙方應從便民、利民、惠民為基本點就全國一卡通達成共識,避免重蹈覆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