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在錯誤道路上的格力能夠迷途知返嗎?
董明珠和雷軍的10億賭注話題,每到年底總要拉出來溜兩圈。這場賭局從一開始就是娛樂化的開局,彼時格力依然“強勢”,小米正值“得勢”,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6116.htm但就目前而言,這場賭局只能算是兩敗俱傷。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總是很骨感。作為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創業公司,小米的估值高達450億美元。號稱要賣出1億部手機的小米,2015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發貨量僅1850萬臺,不得不將2015年度目標調整為8000萬部。如今,8000萬的銷售目標也沒有實現。

經濟大環境不理想,焦慮的不止雷軍,董明珠也倍感焦慮。格力電器2015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23%,這個下降程度反映出格力正遭遇危機。盡管董明珠一直在否認危機和焦慮,但在傳統家電廠商陷入窘境,趨向轉型變革的大背景下,格力亟需轉變思路,格力手機就是格力嘗試轉型的一個案例。
而格力手機遲遲未能大規模銷售,也折射出了格力在智能家居戰略中遭遇的困境。除了手機,董明珠最近還透露欲涉足機器人業務。相對于格力的競爭對手美的、海爾早早布局新興領域,格力對于新業務的籌劃似乎有些晚了。
有媒體指出,格力錯失了智能家居的轉型時機。早在2012年末,傳統家電制造業受到互聯網的強烈沖擊,傳統家電業都在尋求向互聯網轉型,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卻一直強調說:“互聯網只是個工具。”

顯然,過去格力一直引以為傲的庫存銷售模式遭遇天花板危機,隨著美的、海爾的互聯網轉型,線上市場的快速發展,格力的霸主地位不再穩固。
相比格力,海爾早已丟棄掉這種庫存銷售模式。據悉,海爾空調庫存僅格力十分之一,通過智能化工廠和零庫存模式,采取用戶直接給工廠下單生產。

業內專家表示,格力現在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裸奔,沒有解決當前以及未來空調市場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找出空調企業新的盈利模式和差異化競爭力。
而目前,行業一些品牌的轉變舉措已經顯示出威力,有的企業采取品牌戰、技術戰,為互聯網時代差異化競爭找到一條新方向。當許多空調企業在為巨量庫存發愁,采取跟隨降價促銷措施之際,創維空調的差異化競爭方式,給空調企業應對價格戰樹立了表率,開啟了品牌化和技術戰的新路徑。
創維空調能夠有底氣特立獨行,是因為創維空調具有兩大優勢法寶:第一個法寶——由前格力精英人員組成的專業技術、銷售團隊;第二個法寶——無庫存壓力加上雄厚的資金、廣闊渠道。這兩大優勢看似平常,卻足以讓創維空調在堅持技術化、品牌化的道路上無后顧之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