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案例解析云計算帶來的生活變化
5.玉溪華為教育云:基礎教育教學的一場革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336.htm2015年5月11日,華為云服務玉溪基地開通運行暨玉溪教育云上線儀式舉行,這是華為云服務攜手玉溪民生領域的首次成功運用。
“玉溪教育云”是云南首個完全按照云計算技術框架搭建和設計開發的專業教育教學平臺,平臺依托華為云計算中心,以應用為導向,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其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支撐與領域作用。
6.浙江臺風網:手機上追“追臺風”
2015年超強臺風“燦鴻”來襲,數百萬百姓在手機上“追臺風”。
打開手機,進入支付寶的城市服務入口,將城市換成杭州,就能看到臺風查詢入口,進入后,即可看到浙江水利廳發布的臺風實時路徑,臺風以動畫的方式慢慢向大陸飄移,圖上有滾動的臺風速度、經緯度、移動速度和近中心最大風力等等……
“燦鴻”登陸前2天,已有156萬人通過網站、支付寶客戶端等查詢臺風路徑信息,流量相比一周前暴漲了30余倍。浙江省水利早廳在2012年將臺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遷入阿里云,通過云計算的彈性應對峰谷訪問量的巨大差異。
7.中國電信建寧夏“八朵云”:打造“一帶一路”新亮點
2015年12月,寧夏政務云平臺正式通過驗收。該項目由中國電信寧夏公司與阿里云公司共同建設。
寧夏政務云平臺上線運營,將承載政務云、社保云、民政云、衛生云、旅游云、教育云、商務云和家居云“八朵云”,以及全區各級部門業務應用系統的部署運行和安全保障,將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服務民生,提升自治區信息化服務水平,讓網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窗口、中阿商務的平臺、信息匯集的中心,使絲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8.曙光“城市云”助推成都進入“城市云”時代
作為國內第一個同時為政務應用和科學計算服務的云計算中心,成都云計算中心已真正做到了消除信息孤島、打破數據融合壁壘,通過整合城市各類數據達到協助提升政府在產業經濟、城市管理、民生服務三大領域的管理與服務能力的目的。截止到目前為止,成都云計算中心已成功完成成都市超過80%的政府數據融合,助推成都率先進入“城市云時代”。
2009年成都市政府與中科曙光簽署合作協議后,當年就實現了國內第一個規模化、實用化的云計算中心在成都高新區開機啟用,這是國內第一個商業化運營的云計算中心,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個同時為政務應用和科學計算服務的中心。
9.浙江交通廳用阿里云大數據預測一小時后堵車
浙江省交通廳通過將高速歷史數據、實時數據與路網狀況結合,基于阿里云大數據計算能力,預測出未來1小時內的路況。結果顯示,預測準確率穩定在91%以上,成為目前全球已公開的最優成績。通過對未來路況的預測,交通部門可以更好的進行交通引導,用戶也可以做出更優的路線選擇。這被網友們稱贊為一款“堵車預測神器”。
阿里云大數據計算服務(ODPS)為項目提供了分析支持,并有多位資深數據科學家參與了聯合研發。對于浙江省內近1300公里的高速路段,ODPS的強大計算能力可以在20分鐘完成歷史數據分析,10秒鐘完成實時數據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