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運行現場技術知識問答(五)
11. 提高電力系統的暫態穩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
答 : 提高靜態穩定性的措施也可以提高暫態穩定性。此外 , 提高暫態穩定性的措施可分為三大類 : 一是縮短電氣距離 , 使系統在電氣結構上更加緊密 ; 二是減少機械與電磁、負荷 1 與電源的功率或能量的差額 , 使之達到新的平衡 ; 三是在穩定破壞時 , 采取措施限制事故進一步擴大 ( 如系統解列 ) 。提高暫態穩定的具體措施有 :|
(1)繼電保護實現快速故障。
(2)線路采用自動重合閘
(3) 采用快速勵磁系統。
(4) 發電機增加強勵倍數。
(5) 汽輪機快速關閉汽門。
(6) 發電機電氣制動。
(7) 變壓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
(8) 長線路中間設置開關站。
(9) 線路采用強行串聯電容器補償。
(10) 采用發電機一變壓器一線路單元接線方式。
(11) 實現連鎖切機。
(12) 采用靜止無功補償。
(13) 系統設置解列點。
(14) 系統穩定破壞后 , 當條件許可時 , 可以讓發電機短期異步運行 , 盡快投入系統備用電源 , 然后增加勵磁 , 實現機組再同步。
12. 什么是動穩定 ?
答 :動穩定是指電氣設備抗短路電流的沖擊能力。如果短路電流越大 , 其所產生的電動力就越大 , 通常電動力與短路電流的平方成正比。
13. 什么是熱穩定 ?
答 :熱穩定是指電氣設備耐受短路電流產生熱效應的能力。在選擇電氣設備時 , 要進行熱穩定校驗 , 如果其能夠經受得起短路電流的熱作用 , 則稱其是熱穩定的。
14.發生全站失壓事故主要原因有哪些 ? 有何特征?
答 : 發生全站失壓事故主要原因有 :
(1) 單電源進線變電站 , 電源進線線路故障 , 線路對側 ( 電源側 ) 跳閘。電源中斷或本站設備故障 , 電源進行對側 ( 電源側 ) 跳鬧。
(2) 本站高壓側母線及其分路故障 , 越級使各電源進線跳閘。
(3) 系統發生事故 , 造成全站失壓。
(4) 嚴重的雷擊事故及外力破壞。
全站失壓的特征有 :
(1) 站內交流照明全部熄滅。
(2) 各母線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均無指示 ( 監控系統電氣運行參數無顯示 ) 。
(3) 運行中的變壓器元聲音。
(4) 繼電保護裝置發 交流電壓回路斷線 、 高頻收信 等信號。
(5) 站內多臺斷路器跳閘。
(6) 故障錄波器、遠切等自動裝置動作。
需要指出 , 當所有指示一次設備運行的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均元指示 , 且同時失去站用電時 , 才能判定為全站失壓。
變電站全站失壓時 , 由于失去了站用電源 , 因此 , 直流系統失去浮充電源 , 蓄電池開始放電。
15. 電氣運行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
答 : 電氣運行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滿足用電需求 , 確保電力生產的安全和經濟運行。
16. 什么是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 ?
答 :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 , 是指電氣主接線中電氣元件實際所處的工作狀態 ( 運行、備用、檢修 )及其連接方式。
17. 什么是正常運行方式、事故后運行方式和特殊運行方式 ?
答 :(1) 正常運行方式指正常檢修方式 , 按負荷曲線運行方式 , 及隨季節變化的水電大發、火電大發 , 最大最小負荷和最大最小開機方式下較長期出現的運行方式。
(2) 事故后運行方式指電力系統事故消除后 , 到恢復正常方式前所出現的短期穩定運行方式。
(3) 特殊運行方式指主干線路 , 大聯絡變壓器等設備檢修及其對系統穩定運行影響較為嚴重的運行方式。
18. 何謂最大運行方式 ? 何謂最小運行方式 ?
答 :這是對每一套保護裝置來講的。通過該保護裝置的短路電流為最大的方式 , 稱為系統的最大運行方式 ; 短路電流為最小的方式 , 稱為系統最小運行方式。
19. 什么是經濟運行方式 ?
答 :經濟運行方式是指在給定運行方式下 , 隨著所供負荷的變化怎樣投入變壓器 , 才能 使得變壓器的損耗最小 , 也就是說 , 怎樣在經濟上做到合理。
20. 什么是電網的經濟運行 ?
答 : 電網的經濟運行又稱電網經濟調度 , 是在保證電網安全穩定和發、供電設備正常運行并在滿足用電需要的前提下 , 電網的最合理的方式運行 , 使取得全電網的最大經濟效益 , 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和節約能源 , 并要考慮獲得電網的最佳利稅效益。
電能表相關文章:電能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