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電網系統中低壓電器發展探討

        智能電網系統中低壓電器發展探討

        作者: 時間:2012-06-2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介紹了與智能電器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關系;講述了智能電器在中的地位;深入分析了帶來的機遇及涉及的相關新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366.htm

        0引言

        早期的主要用于接通和斷開電路 。 隨著電力容量逐漸增大, 電氣負載種類不斷 擴展, 功能和種類也不斷增加 , 逐漸形成 配電電器、 控制電器和終端電器三大類產品。 每 一類產品又有多種低壓電器, 它們在電力中 各自承擔著不同的功能。 隨著電子技術、 通信技術、 現場總線技術在低 壓電器中應用, 低壓電器具有可通信并逐步向網 絡化、 智能化。智能電網的, 給低壓電器 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重點探討智能電網與智 能電器的關系以及目前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現狀與 動向。

        1智能電網與智能電器

        1. 1智能電器的發展

        我國第一個智能低壓電器研發工作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根據國外 萬能式斷路器發展動向, 提出了開發智能型萬能式斷路器 的 設 想。1990 年, 合 上 海 人 民 電 器 聯 廠、 遵義長征九廠向原機械工業部申報國家重點 于 企業技術開發項目, 1991 年正式立項。該項目 立項建議書和可行性分析報告中提出了智能型萬 能式斷路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保護功能齊全。萬能式斷路器作為低壓 配電主保護開關, 具有很高分斷能力, 其主要 功能是配電與保護。保護功能主要是系統過電流 保護, 并具有過載長延時、 短路短延時和短路瞬動 三段選擇性保護功能, 此外還具有欠壓保護等。 智能型萬能式斷路器的脫扣器采用微處理器使其 保護功能大大擴展, 凡是配電系統可能出現的故 障( 如接地故障、 斷相、 三相不平衡、 相序等 ) 均能 實現有效的保護。

        (2) 電參數測量與顯示功能。 電能測量系統 中電壓、 電流、 功率因素、 有功、 無功功率等。

        (3) 外部故障記錄與顯示。 原有萬能式斷路 器在線路發生故障跳閘后, 很難辨別故障類型及 給故障排除帶來困難, 甚至出現故障未 故障地點, 排除重新合閘斷路器, 使故障進一步擴大的情況屢有發生。智能型斷路器能正確記錄故障類型及 短路電流值, 給維護人員迅速排除故障提供了方 便, 能有效防止上述情況發生。

        (4) 內部故障自診斷和報警功能。 智能斷路 “ 設置了 看門狗 ” 線路, 可周 器具有強大的功能, 期性不間斷檢查智能脫扣器線路工作狀況 , 一旦 發現不正常, 立即發出報警, 便于維護人員及時維 修或更換, 確保了智能化斷路器可靠工作。

        (5) 很多智能化斷路器還帶有出線端溫升預 警功能, 一旦出現斷路器出線端溫升偏高或接近 最高允許溫度, 斷路器立即發出警報。 維護人員 應檢查是斷路器出線端接觸不可靠 ( 往往由連接 以便及時 螺母沒有擰緊造成 ) 還是由過載引起, 排除故障, 確保配電系統安全運行。

        DW45 智 能 化 斷 路 器 于 1995 年 通 過 鑒 定, 1997 年開始投入小批量生產, 3 個 框 架 等 級 有 2 000、 200、 300 A。 其中, 300 A 主回路為 3 6 6 2 臺3 200 A 并聯組合而成。該產品投放市場后, 由于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深受用戶歡迎。DW45 系 列斷路器目前年產量已超過 20 萬臺, 是我國低壓 電器發展史上推廣最成功的產品 。由于 DW45 大 DW17、 DW15 系列斷路器產量逐 使 量推廣, ME、 DW45 系列萬能式斷路器在配電 步下降。目前, 系統中運行的產品已超過 100 萬臺。實際使用表 明, 智能化斷路器使用可靠。

        與智能化萬能式斷路器同時開發的智能化電 器產品有智能化塑殼斷路器。 該項目于 1991 年 1995 年樣品鑒定。由于該產品僅2 000 A 底立項, 一個規格, 且作為大電流塑殼斷路器由于短時耐 受電流不高, 很多場合不能作為配電系統主保護 開關和分路保護開關, 所以推廣應用不多。

        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 又相繼開發了智能 智能型交流接觸器、 智能 型控制與保護開關電器、 型電動機保護器、 智能型軟起動器、 智能型雙電源 自動轉換開關等產品, 中國第三代低壓電器主要 由于低壓配電 產品已經具有智能化功能。 但是, 系統沒有通信功能和網絡化, 使智能型低壓電器 眾多智能化功能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隨著計 算機技術、 通信技術、 自動化控制技術在低壓配電 和控制系統中應用, 這些系統開始采用現場總線 實現網絡化。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后, 使低壓配電、 控制系統變得簡潔, 特別是低壓控制系統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后, 節省了大量電纜和二次控制線。 雖然采用可通信低壓電器使電器成本有所上升 , 由于電纜和二次線的大量減少, 使低壓控制系統 總成本反而下降, 而且采用現場總線網絡化系統 使低壓控制系統簡潔, 且設計、 安裝、 使用、 維 后, 護方便, 特別是系統更改與改造比較方便 , 深受用 戶歡迎。

        1. 2 智能電網與智能電器的關系

        智能電網的概念其實很早就有專家提出, 只 。自從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在美國 是沒有被重視 建設智能電網設想后, 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目前, 關于智能電網的概念與含義, 各國根據本國 電網特點及發展需要有不同的提法 。中國的智能 電網建設由國家電網公司統一規劃 、 統一標準、 統 一實施。國家電網公司根據中國電網特點, 提出 了構建以特高壓為核心的堅強電網, 并提出了智 能電網的基本含義是物理電網加信息化 。

        電網是由發電、 輸電、 變電、 配電、 用電 5 大部 每一部分都由相應的電器設備組成。 從 分組成, 電器設備及系統角度看, 智能電網應具備以下基 本特征。

        (1) 電網 5 大組成部分應各自形成 5 個網絡 5 系統, 個網絡系統應采用開放、 標準化、 先進的 通信協議, 5 個網絡能實現無縫鏈接, 且 使整個電 、 、 。 網通信簡潔 快捷 高效

        (2) 智能電網中 5 大部分主要電氣設備應是 高性能、 高可靠性、 智能化。 到目前為止, 國內外 低壓電器標準上還沒有對低壓電器智能化進行定 義。但是, 智能化低壓電器這一說法已經被低壓 電器相關人員和部門所接受。 目前, 智能化低壓 電器基本含義是保護與控制功能齊全 , 兼有測量、 故障報警記錄、 系統運行監控、 電能使用管理等功 能。

        1. 3 智能電器在智能電網中地位

        不同國家實現智能電網側重點各不相同, 但 輸 變 配 智能電網有一個共同點:建立一條從發、 、 、 用到用戶端的電能生產與消費的產業鏈, 其最終 80% 以上電能通過 體現價值在用戶端。 據統計, 用戶端低壓電器設備傳輸, 并最終消耗終端電器 設備上。

        作為用戶端中起保護和控制作用的核心電器 — 設備——低壓電器, 處于智能電網鏈的 最 低 層。智能化低壓電器的性能、 功能、 可靠性直接影響到 智能電網的性能與可靠性。它是構建智能電網的 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構建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 因此, 智能化低壓電器在智能電網中有著不可替 代的地位與作用。

        2智能電網對低壓電器發展的影響

        2. 1

        全新的理念和要求

        (1) 智能電網將采用統一平臺與標準, 新一代低壓電器必須從系統角度發展, 從而為低壓電 。 器發展帶來全新的理念。

        智能電網要求用戶端采用統一、 標準化產品, 使目前分散、 重復在各自自動化系統、 監控系統、 電能管理系統、 在線監測裝置中的測量、 保護、 控 制等各類智能電器能在新的統一標準的技術支持 系統中逐步集成、 整合, 最終實現各種技術的高度融合, 使各類智能電器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

        (2) 智能電網堅強、 自愈、 互動、 優化等要求 新一代智能電器對電網故障具有早期預警與快速 安全恢復和自愈功能。

        根據智能電網要求構成的智能電網系統, 采 用現代通信技術和測量技術實現系統的壽命管 故障快速定位、 系統運行監控、 電能質量監控 理, 等。智能電器信號采集實現數字化, 既保證采樣 速率和良好的準確度, 便于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故 障早期評估與預警; 通過網絡監控器快速定位故 障點, 通過網絡重新構架, 優化網絡運行以及故障 隔離, 非故障區自動恢復供電, 實現電網快速恢復 和自愈。

        (3) 智能電網應用新能源系統, 提高電能效 率, 電網質量等方面對低壓電器提出了新的要求 。

        為此, 需要開發適用于這些系統的具有特定 功能和性能要求的低壓電器。對低壓電器提出了 更多、 更高的要求, 傳統低壓電器將面臨延伸和擴 展, 包括這些新能源系統控制設備, 大容量真空電 特別要求的低壓斷路器、 過電壓保護裝置及系 器, 統等。

        (4) 智能電網將打破傳統的生產、 消費模式, 形成生產與消費雙向互動的服務體系。 為此, 需 要具有雙向通信、 雙向計量能源管理網絡化的低 壓電器及系統的支撐, 它將進一步促進低壓電器 向網絡化方向快速發展。

        2. 2提出新要求

        對低壓斷路器提出的新要求

        2. 2. 1 (1) 智能電網配電系統中萬能式斷路器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它不再是單一的過電流保 而是將測、 檢 、控 、 保 、管 5 大功能集中、 整合于 一 體 的 綜 合 性、 功 能 開 關 電 器 設 備。 多

        ① 測:系統各類參數測量、 顯示; ② 檢: 內、 外部 故障檢測、 報警、 顯示、 開關運行狀態、 壽命檢測與 顯示;③ 控: 根據配電系統運行狀態, 運行參數, 由內、 外部故障情況, 系統運行要求, 發出各種指 ; ④ 保: 具 有 配 電 系 統 各 類 故 障 保 護 功 能 。 令 ⑤ 管:系統能量管理 ( 配電系統電能使用控制在 開關自身運行狀況、 壽命管理等, 并 最佳狀態 ) , 確保配電系統運行可靠性。

        (2) 智能電網對低壓斷路器故障檢測、 處理、 保護提出了全新的概念。① 檢測, 智能電網中低 壓 斷 路 器 應 具 有 故 障 快 速 檢 測 與 鑒 別 的 能 力; ② 處理, 對各類故障迅速做出報警、 分斷、 或其他 并作出相關顯示;③ 保護, 快速區域聯 控制指令, 鎖、 故障區隔離、 故障排除后系統自愈和自動恢復 功能。

        (3) 各類智能型低壓電器功能取舍, 性能協 調, 配合等。

        (4) 分布式新能源系統接入后, 對低壓斷路 器出現電能雙向傳輸, 因此, 對低壓斷路器過電流 保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 新 能 源 系 統 特 定 環 境, 環 境 溫 度、 如 振 動、 雷擊、 工作電壓等對低壓斷路器提出了新的要 求。

        2. 2. 2 對控制電器提出的新要求

        低壓控制電器主要包括交流接觸器、 熱繼電 電子式過載繼電器 ( 電子式電動機保護器 ) 、 器、 起動器、 控制與保護開關電器、 軟起動器、 控制電 路電器。限于篇幅, 本文重點介紹對交流接觸器、 電子式電動保護器、 起動器等產品的整體要求。

        (1) 交流接觸器、 電動機保護器、 起動器結構 上必須考慮模塊化、 組合化要求, 便于發展相應的 組合電器。

        (2) 具有 雙 向 通 信 功 能 及 相 關 參 數 測 量 功 能。

        (3) 具有較為完善的電動機各類故障檢測 、 預警與保護功能

        (4) 起動器使用壽命指示、 預警與管理功能。

        3智能電網與智能電器發展相關新技術

        3. 1低壓電器智能化技術

        (1) 各類低壓電器根據其低壓配電、 控制系統中地位與作用應具有哪些智能化功能 ? 如何實 現這些功能。

        (2) 智能化低壓電器標準研究與制定; 智能 化功能測試設備、 測試方法研究。

        (3) 智能化低壓電器集成技術研究; 多種智 能化電器集成時對不同低壓電器智能化功能舍 取;多種功能重疊時相互協調與配合研究 。

        (4) 智 能 化 低 壓 電 器 可 靠 性 ( 包 括 EMC 技 術) 研究。

        3. 2 智能電器可通信技術

        智能化低壓電器強大功能要充分發揮, 必須依賴于低壓配電與控制系統網絡化。 為此, 對低 壓電器提出了可通信要求。 為了滿足網絡化要 求, 又將涉及一系列技術的研究。

        (1) 網絡化電器與系統標準化研究: ① 適合 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 智能電器和智能配電網絡、 開放式通信協議標準制訂;② 適合我國發展需要 的低壓電器通信規約研究與制訂; ③ 可通信低壓 電器通用技術要求研究;④ 智能配電網絡配套附 件標準研究與編制。

        (2) 高、中 、低 壓 配 電 系 統無縫鏈接技術研 究。

        (3) 智能網絡系統配套附件研究與開發 。

        (4) 智能網絡系統典型方案與整體解決方案 研究。

        (5) 可通信電器試驗方法研究及相關檢測設 備研制并建立相應試驗基地。

        3. 3 智能配電系統過電流保護新技術

        當配電系統發生非正常過電流時, 低壓電器 應及時斷開。 為了使故障停電限制在最小范圍, 低壓電器應有選擇性斷開, 即故障級保護電器迅 速切除故障電路, 上級保護電器不跳閘, 這對智能 電網尤為重要。 但是, 目前低壓配電系統過電流 保護存在以下問題:

        (1) 選擇性保護沒有覆蓋整個配電系統, 目 前終端配電系統基本上沒有選擇性保護 。

        (2) 過電流選擇性保護局限在一定電流范圍 內, 只有在短路電流小于上級斷路器短延時整定 范圍內才能實現選擇性保護。

        (3) 實現選擇性保護時間較長, 一般在 1 s 左 右。不僅提高了低壓斷路器短時耐受電流要求 , 而且對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及系統熱穩定提出了很 高要求。

        智能電網配電系統過電流保護應達到目標 。

        (1) 過電流選擇性保護應覆蓋整個低壓配電 系統, 包括終端配電系統。

        (2) 實現全電流范圍內選擇性保護, 當下級 也能實現選擇性 故障電流達到上級瞬動電流時, 保護。

        (3) 在極短時間內實現選擇性保護 ( 控制在 200 ms 以內) 。

        (4) 從根 本 上 消 除 系 統 短 路 時 越 級 跳 閘 或 下級斷路器同時跳閘的狀況, 確保故障停電限 上、 制在最小范圍。

        為了實現全范圍、 全電流選擇性保護, 需要解 決以下技術關鍵:

        (1) 全范圍、 全電流選擇性保護總體解決方 案研究。

        (2) 區域聯鎖選擇性保護技術研究。 ①區域 聯鎖各級保護電器動作邏輯程序研究 ;②上、 下級 ; ③短路故障快 保護電器區域聯鎖模塊匹配技術 速鑒別技術與快速閉鎖技術; ④區域聯鎖可靠性 技術。

        (3) 萬能式斷路器全電流選擇性保護技術研 究。重點是提高萬能式斷路器短時耐受電流, 實 現 I cu = I cs = I cw 。

        (4) 塑殼斷路器限流選擇性保護技術研究 。 ①實現限流選擇性保護基本條件及可靠性研究 ; ②提高中、 大容量塑殼斷路器短時耐受電流 ;③提 高中、 小容量塑殼斷路器限流性能;④短路電流快 速鑒別技術。

        (5) 小型斷路器帶選擇性保護 ( SMCB) 。

        圖1 工作原理圖

        ① 實現小型斷路器選擇性保護技術方案, 其工作原 理如圖 1 所示。當終端配電系統某一支路發生故 障時, 支 路 小 型 斷 路 器 應 迅 速 動 作 切 斷 故 障 該 電路 。 在故障電路小型斷路器切斷短路電流時 , 終端配電系統主開關觸頭在短路電流電動力和快 速動作電磁鐵作用下觸頭分開 , 電流轉移至輔助回路, 由于輔助回路限流電阻存在, 使短路故障電 流限制在幾百 A。如果故障支路小型斷路器正常 SMCB 主回路將重新閉合, 分斷, 從而實現選擇性 保護。當故障支路小型斷路器不能正常分斷短路 SMCB 輔助回路熱雙金屬機構帶動 SMCB 電流時, 觸頭斷開, 從而切斷短路故障。 ② SMCB 小型化 技術研究。 ③ SMCB 智能模塊研究。 ④ SMCB 能 否作為上、 下級保護電器同時使用。 ⑤ SMCB 與 上級 MCCB 選擇性匹配技術。

        智能配電系統實現全電流、 全范圍選擇性保 護, 將是配電系統過電流保護技術一次重大飛躍 。 它帶來的技術和經濟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對智能 電網建設具有更重大意義。

        3. 4 智能電網過電壓保護技術

        由于智能電網中大量采用網絡化、 信息化技 這些設備中含有大量電子器件, 相 術及相關設備, 當一部分設備本身就是電子化的, 易受雷電和系 統中其他開關設備操作過電壓傷害。 另外, 智能 這些系統無 電網中必然包括分布式新能源系統, 論 是發電設備還是控制設備同樣易受過電壓傷 害。因此, 智能電網過電壓保護尤為重要, 它涉及的關鍵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 智能電網 SPD 配置技術 ( 整體解決方案 ) ; ② 智能電網用 SPD 產品結構與性能研究;③ 智能電網用 SPD 使 用安全性研究; ④ 智能電網用 SPD 組合技術研究。

        3. 5 分布式新能源系統相關技術

        風力發電系統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無疑是 未來智能電網重要組成部分, 其涉及的關鍵技術 有:① 大容量變流裝置及相關技術; ② 分布式新 能源系統控制與保護技術;③ 新能源系統并網技 術及相關設備研制;④ 電能雙向傳輸帶來的電能 計量技術; ⑤ 電能雙向傳輸系統過電流保護技 術;⑥ 分布式新能源系統過電壓保護技術 。

        4結語

        綜觀智能電網的發展, 今后一定時期內低壓 展望未來, 智能低壓電器 電器將依附其快速發展, 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 智能低壓電器必將成 低壓電器必將煥發新的生 為智能電網重要支撐, 命力。

        【 參考文獻】

        [ 1] 何瑞華. 我國智能電器發展與展望[J]. 電器工業, 2007(12) :7074.

        [ 2] 何瑞華. 低壓電器:機遇大于挑戰[J ]. 高科技與產 2009(2) :7679. 業化,

        [ 3] 劉常生, 何瑞華. 我國低壓電器行業面臨的形式與 發展思考[J] . 低壓電器, 2006(1) :37.

        電機保護器相關文章:電機保護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四子王旗| 衢州市| 兴仁县| 桃江县| 本溪市| 邵阳市| 福建省| 舞阳县| 宣威市| 汉中市| 黔东| 海淀区| 兰西县| 花莲县| 兴和县| 无锡市| 西青区| 黄山市| 四会市| 白玉县| 象州县| 凤凰县| 崇阳县| 禹州市| 辛集市| 罗甸县| 莲花县| 和田市| 望奎县| 同心县| 平阴县| 昭觉县| 静海县| 长春市| 远安县| 富平县| 常山县| 温州市| 蒙阴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