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改造控制重點: 配用電領域
智能配電網、供電質量、全壽命周期資產管理、配電網故障、分布式能源與微電網......這些關鍵詞的出現源于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逐步升入,在節能環保的號召下,這些詞出現的頻率或許會更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0983.htm智能電網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通過現代先進技術的高度融合,全面提高大電網運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據了解,到2015年止,我國將會初步形成以特高壓為骨干的堅強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雙向互動服務體系,基本實現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和協調控制。
智能電網中的配用電領域,也稱為智能配電網,由于全面覆蓋發輸配用和電力市場、包括一二次系統的智能電網,并沒有必然的先后順序聯系,既可從上到下、也可從下到上進行研發實施。
智能電網改造
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呈現出以下特征:
1、智能電網均與甚至有的僅與配用電有關;
2、智能電網的基礎,是發輸配用電各個結點之間電力和信息的雙向流動,解決供需雙向互動是首選。
3、全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配用電領域技術創新的智能電器和智能電力交換設備不時涌現
4、在傳統電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智能電網,量大面廣的配用電,可通過充分發揮現有系統作用,優化投資,獲取較高的性價比。
針對于以上這些特征,天津大學余貽鑫院士對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智能電網的安全性必須要保證,避免系統崩潰;保留分布式電源的最高滲透;開發先進的電力市場,其中也包括資產管理、設備等一些問題。
要實踐配電系統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推進配電系統更加規?;l展,離不開基礎研發,更離不開高新技術的運用,而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更不會讓中國的智能電網得到長足的發展,唯有結合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讓智能電網真正騰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