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電網VQC管理
實例2:運行方式人員反映,某220kV變電站35kV的四組電容器,AVC系統常常只操作其中兩組,對另外兩組很少操作,這會影響電容器使用壽命。分析發現AVC 系統中的電容器的控制策略存在問題。該系統對電容器投切只是自動找到具備可投切條件的設備進行操作,而沒有根據電網《變電站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度》中規定的“一條母線上有多組無功補償裝置時,各組無功補償裝置的投切次數應盡量趨于平衡的輪換運行要求”。系統找到母線上排序第一的電容器,只要未超過當日投切上限10次,就不會推出投切下一臺的方案。還有另一個缺陷是:AVC系統根據母線上主變開關,確定該母線上電容器是否加入運算,卻未考慮母聯開關合閘,電源點由另一主變送入的情況。
實例3:某集控站反映,所轄110kV變電站檔位連續下調幾次,其下級變電站10kV母線電壓已降到8.9kV。經查證,系統推出方案的目的是為優化電網網損,檢查后發現PAS、AVC數據庫填寫正確,母線上下限值參數也已設置無誤。但系統存在有時寫庫失敗的問題,當時參數檢查已經生效,但模塊重啟,或重讀數據庫,填寫參數丟失,參數默認為上次同一字段修改成功的限值,這樣的10kV母線限值很可能會自動改為220kV母線限值!這樣就極可能導致一些嚴重后果。
實例4、某變電站35kV線路負荷用戶為鋼廠,屬沖擊性負荷,造成電壓波動很大,電壓在限值周圍跳變厲害,導致遙控次數過多。AVC中電容器日投切上限為10次,變壓器調節次數為10次,結果每天上午幾個小時內就達到了設備操作上限,被系統禁用。這樣該電容器每天只是做了無謂的操作,失去其應有的意義。
實例5:變電人員常反映電壓在合格范圍內,但電容器、變壓器檔位還有較頻繁的操作。詢問原因,變電人員反映,電壓合格時AVC系統仍有操作,原因是AVC系統正在執行中調無功指令,從省網角度統一平衡無功,達到電網安全、力率合格、降低損耗的目的。但從地區角度,也要推出自己的降損方案,兩者不完全一致是肯定的。
實例6:某變電站1#主變已由AVC系統升為8檔,又連續調為9檔。然后系統因延時未到將其禁用,原因為升檔后檔位變化反映到畫面上再被AVC獲取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電壓預判不精確或變化遙測上送太慢,也會造成AVC區域無功優化控制模式與電壓校正控制模式相沖突,導致主變分接頭或電容器頻繁循環動作,甚至使10kV母線電壓越限。
實例7:某110kV變電站2#變當日升降16次,超過每日升降次數限值(10次 ),AVC系統卻未將其禁用。經查為狀態估計模塊異常退出運行,計算停止。EMS系統未在模塊退出類中報警,因而造成和實例1相同的問題。
三、程序改進措施
根據以上AVC系統運行中的實例分析,可將無功電壓控制設備的頻繁動作原因歸納為七個方面:
①是狀態估計模塊的影響(不收斂、異常、退出)導致AVC系統限值參數失效;
②是修改AVC參數后只改到界面卻寫庫失敗,系統暫時應用了參數,而當程序重讀或重啟后參數丟失;
③是對于電網較特殊運行方式下,AVC對于控制策略考慮不足;
④是未按《設備輪換制度》中要求實現無功補償裝置的投切次數應盡量趨于平衡的輪換運行要求;
⑤是沖擊性負荷使母線電壓跳變,導致控制方案頻出;
⑥是在保證系統力率、電壓合格之外,系統還會出降低網損的方案,也會導致設備操作有所增加;
⑦是電壓預判不精確或變化遙測、遙信上送慢,使AVC誤讀為操作失敗,而繼續推出了執行方案。
根據上述原因,提出軟件相應改進辦法如下:
1、增加狀態估計異常告警
當外網等值數據、內網數據錯誤導致狀態估計運算不收斂、模塊停止計算時;當合格率數據在10分鐘內(可根據情況設置)不變化時;在這些情況下,需在AVC系統程序中增加判別條件,使AVC系統自動開環運行并發出告警信號,提醒及時維護狀態估計模塊,保證其能正常運行。AVC系統中設置的參數、安全策略應獨立于高級應用的其他參數設置,當狀態估計模塊運行異常退出運行時,參數應仍然有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