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忽視的電網計量和安全
總結
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智能電網具有完全改變能源行業的潛力。這既令人興奮也值得我們注意。但是,當處于這種管理欣快癥中時,很容易忽視電網計量和安全通常隱藏的重要問題。正是這種環境,證明高品質電表設計最為可貴。如果我們持續關注能源計量和安全,并真正利用這一技術,那么我們必須重視智能電表實現智能電網的方式。
附:智能電網與電信的比較--雙網記
我們談到智能電網時,往往重視其成為降低能耗并改變我們能源基礎架構的自復原電網的巨大潛力。這樣的革命性技術是如何設計和產生的?其推動力是什么?
結構完善、技術成熟的電信基礎架構網絡是當今智能電網的基礎。討論起這一話題時,往往會談到互聯網和大數據,這些數據提供了匯聚和分析海量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有用決策的能力。

誠然,電信網絡和智能電網都具有相同的核心、高速度以及可互操作通信層。但是,兩者具有非常重要而基本的差異:智能電網真正是一種機器對機器的網絡。傳統電信端點產生的是人與機器的互動,包括電話、計算機,以及現在的智能手機。機器對機器網絡的端點由傳感器、功能機器或上述兩者組成。這些機器通常不由人直接控制,所以不能有效地表達或報告網絡的狀態或健康狀況。舉例說明,工業傳感器往往位于不可觸及的位置,遠離中央系統,無法升級,并且也不在人工監管之下。由于系統和遠端設備之間沒有人為干涉,所以智能電網系統設計者必須深層次考慮這種分布式網絡的檢測功能和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