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供電所安全管理的探討
供電所作為縣供電企業的分支營業機構,承擔著轄區內客戶的營銷管理、安全管理、生產運行管理、優質服務等工作,地位舉足輕重。盡管近年來電力設施的健康水平和安全系數有了很大提高,但隨著農村電網覆蓋面的不斷擴大、新用電客戶的增多,特別是在農電工實行非全日制管理后,給供電所安全管理帶來了新的壓力,一旦造成人身傷亡和設備損壞事故,勢必給供電企業造成很大經濟損失。武邑縣電力局以“三個不發生”百日安全活動和供電所標準化建設為契機,通過建立健全供電所安全管理和監督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供電所安全管理標準和制度建設,加強對供電所人員的安全和技術培訓,認真開展行之有效的班組安全日活動,做好農村用電安全管理和宣傳工作,使該局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0796.htm一、建立健全供電所安全管理和監督體系
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中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供電所設一名專職安全員,每班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另外還注重發揮鄉(鎮)政府、村委會、村民小組在農電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設立村組電力設施安全隱患聯絡員。形成了各部門、各崗位職責分明、措施完善,環環相扣,配套有序的安全管理和監督體系,做到了事故苗頭一出現就有人抓,異常情況一露頭就有人報,違章行為一發生就有人管,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人負責。
二、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客戶資產實行自愿無償劃撥并由供電企業維護管理后,安全責任、維護管理毫無疑問落到各供電所。特別是偏遠鄉村,交通不便,給日常維護帶來極大困難。因此,必須明確責任,劃分區域,以臺區為單元,將安全指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使每個職工肩上有擔子、有義務、有責任,促使員工加強日常維護巡視力度。武邑局把不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不發生人身死亡和惡性誤操作事故、不發生重特大設備損壞事故作為全年安全工作奮斗目標。實行局長、所長、電工班長三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局長與各所長、所長與電工班長、電工班長與員工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強調所長、電工班長是本所、本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實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追究制和風險金抵押制度。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把安全工作重點放在各類作業尤其是大型作業現場控制上,抓好對各類作業的全過程控制。從上網公布檢修計劃、現場勘查、“三票一單一卡”填寫、安全工器具領用到開工前安全會、收工安全小結會和工程結束安全總結會等,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后各個環節均不放過。在作業前兩天,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真組織有關作業人員到現場查找危險點、危險源,對危險性、復雜性和困難程度較大的作業項目編制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開工前工作負責人對工作班成員列隊宣讀工作票時,認真交待安全措施,使全體作業人員做到工作地點清楚、工作內容清楚、安全措施清楚。作業時,電力局安全督導人員和供電所專職安全員到現場進行監控,確保各項安全措施得到落實。
三、建章立制,狠抓落實
供電企業有著一系列的法規和制度,我們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把強化規章制度的執行、反“三違”、反習慣性違章,整頓現場安全生產秩序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實行重獎重罰,敢于動真碰硬,徹底扭轉紀律松弛,管理不嚴,有章不循的壞風氣,要求職工上班時間要精力集中、滿負荷工作、高標準的要求,使大家專心致志。八小時以外和節假日的值班要和正常值班一樣安排和要求,夜間要嚴格落實值班,檢查、巡邏制度、切實克服安全工作中上班緊下班松,白天緊晚上松,平時緊節假日松的現象。
四、加強員工安全和技術培訓
員工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特別是作為縣級供電企業不可或缺的農電工實行非全日制管理以后,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顯得尤為重要。雖然按照政策對農電工實行了非全日制管理,但在安全和技術學習培訓上應和在冊職工一視同仁。為了提高員工的標準化作業水平,該局對供電所經常遇到的十幾個典型作業項目的每個環節都按照標準進行了規范,并抽調6名農電工實際操作,反復演練,最后拍攝成了標準化作業項目紀錄片,參加了河北省供電公司組織的標準化作業競賽,其中有6個單項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他們將該紀錄片刻成光盤,發放到10個供電所組織員工進行學習,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安全監察質量部把在日常安全督導中拍攝的各種習慣性違章行為制作成幻燈片,下發給各所員工學習,并要求對號入座、舉一反三,人人寫出學習心得;他們還按照“安規”要求每年都要對作業人員(包括農電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和《安規》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通過培訓使供電所員工(包括農電工)真正成為思想品德好、技術業務強、懂安全、會管理的合格電業職工。
五、認真開展班組安全日活動
為了保證班組安全日活動的質量,該局安全監察質量部每周五在內部網站定期公布“每周安全活動主題”, 其主要內容包括:針對班組生產工作,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上級和本企業的安全生產會議精神、安全文件、事故通報、安全簡報等;對上周安全情況進行總結,表揚先進,點評不安全事件和違章行為,對“三票一單一卡”的執行情況進行通報,提出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安全活動記錄內容豐富、記錄齊全,并有會議錄音,以確保安全活動的真實性。通過定期在供電所開展班組安全活動,及時發現與糾正作業中的不規范情況,加強員工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員工責任感和安全意識,使員工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
六、把漏電保護器的“三率”作為供電所安全工作的重點來抓
目前,我省農村低壓電力網運行方式大部分是TT系統,根據《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程》第4.2.1條規定,對TT系統運行的網絡,全網應實施漏電保護。安裝漏電總保護,在農村電力資產產權歸屬改變后,是減少供電責任事故的有效措施,是降低供電企業經營風險的主要技術手段,是搞好農村安全用電工作的關鍵。而事實上,部分員工并未引起高度重視,甚至個別人員以動作頻繁、維護管理困難為由,將漏電總保護退出運行。網改后,特別是隨著農網工程的不斷完善,農村低壓電網質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供電所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進行巡視、檢查、測試、維護,一級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安裝率、投運率、正確動作率一定要達到100%,二級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安裝率應達到縣公司下達的指標,但投運率、正確動作率必須達100%。
七、搞好優質服務,加大農村安全用電宣傳力度
95598呼叫中心,全天候處理客戶用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方便了廣大電力客戶安全用電知識的查詢;各供電所成立了電力事故搶修隊,晝夜有人值班,做到電話叫,電工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高了事故應急反應能力。另外,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標語、黑板報、宣傳手冊等多種宣傳形式對農村安全用電常識進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在社會上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用電氛圍。
八、實現政企聯手,共筑電力設施保護屏障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建筑如雨后春筍。由于多種原因,造成在電力設施保護區或配電設施安全距離范圍內興建建筑物、構筑物,對電力線路及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直接影響了供電所的安全管理。為此,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出面,要求建設規劃、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在項目申請審批時,必須確保電力設施所規定的安全距離,經縣供電企業書面同意并簽訂《建筑安全距離協議書》和《建筑施工安全協議書》后方可批準和施工。同時,對違規審批或擅自違章建筑的按相關規定追究責任人責任,遏制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建房的現象。另外在植樹的季節到來之前進村入戶進行有關電力法律、法規的宣傳,使群眾真正明白不同電壓等級的線路走廊的安全范圍,使農民樹立顧全大局、保電網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思想觀念,支持和協助電力部門做好線路走廊清障工作;對“漏網”的線下樹及時通知樹的主人,讓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樹移栽,對無理阻撓線下樹治理工作的應聯同派出所等執法部門依法強制執行。總之,要求供電所要加大巡視力度,對危及或破壞電力設施安全的行為早發現、早告知、早處理,達到規避供電所的安全風險之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