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危心臟病人遠程實時監護系統設計策略
1 引言
心血管疾病發病往往十分危急,且病情嚴重、變化迅速,一旦發作就可能給病人帶來巨大痛苦、甚至導致暈厥或猝死。尤以冠心病、心肌病、有心律失常病史、心臟性猝死家族史、心臟移植史等病況,具有病發突然、隨機、高猝死率特點,通常在急性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就可能引起死亡,惡性的室性纖顫甚至在12分鐘內引起病人猝死,患有上述嚴重心臟病的患者即為高危心臟病人[1]。因此,如何對高危心臟病人,尤其是占絕大多數的院外患者在病發前能做出早期診斷,在發病時能及時指導救助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實施救助,是降低院外高危心臟病人群因得不到及時搶救而導致死亡的發生率的關鍵。心電圖是診斷心臟病的常規而有效的手段,高危心臟病患者在暈厥或猝死時伴隨存在多種高危心電圖表現[2];利用心電圖的連續動態監護、分析,有助于早期發現和及時診斷這類疾病。
遠程心電監護在心臟疾病的預防和救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已先后研制成功了基于PSTN的遠程心電監護系統、院內遙測心電監護系統,以及最新的基于嵌入式移動計算設備的遠程移動監護系統[3,4];滿足了對心臟病人進行連續動態的遠程心電監護的基本要求。但是,現有的遠程心電監護系統或遠程移動心電監護系統在實際臨床推廣中,尤其是對院外高危心臟病人的監護,仍然存在諸如病人活動范圍受限、不具備同時多人監護功能、不具備病人地理定位功能等不足。
本文針對高危心臟病患者在醫療監護方面的特殊背景及臨床救助要求,研制了一套基于GSM/GPRS無線移動通信系統及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功能原型,以實現對院外高危心臟病患者的心電信號進行實時監測、分析、早期診斷,最大限度防止患者發生猝死,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和生活舒適感。
2 工作原理
本文給出的高危心臟病人的遠程實時監護系統由遠程移動終端和醫院監護中心兩部分組成,一個醫院監護中心可以同時監護多個病人。遠程移動終端由患者攜帶在身上,隨時隨地監護患者的心電信號,并實時地將心電數據通過GSM/GPRS無線移動網絡傳送給醫院監護中心,以便醫生及時診斷。當患者心電出現異常時,醫院監護中心將自動報警并提示值班醫生;同時,監護中心的GIS系統根據移動終端上傳的GPS信息自動指示病人目前所處的地理位置。對具有高危心電圖表現和病發征兆的患者,由值班醫生做出早期診斷并發出求助指令;救助人員根據指令提供的患者地理位置迅速到達現場實施救助,最大限度防止患者發生猝死。
本系統的嵌入式移動終端主要功能是實時采集患者的三導聯心電信號,一方面經過簡單分析在移動終端上顯示一些基本信息提供本地預警功能;另一方面采用分批傳送方式,將患者的壓縮后的心電信息和GPS經緯度信息通過GPRS通信網絡上傳給醫院中心監護系統的數據庫中。
醫院監護中心是整個遠程實時監護系統的中樞,其主要功能是實現遠程各移動監護終端用戶ECG信號的遠程集中監護、存儲、分析和早期診斷、以及回放、打印功能,并對各終端參數、狀態的遠程監控;結合GIS平臺的強大空間位置分析功能實現對移動用戶的地理位置跟蹤、定位、顯示。
3 系統研制
3.1 嵌入式移動終端設計
(1)嵌入式移動終端的硬件設計
嵌入式移動終端的硬件設計是在ARM 7架構的32位微處理器Philips LPC2200的基礎上,以廣州至遠電子公司的EasyARM2200處理器模塊為核心,擴展一些外圍模塊,實現了患者心電數據采集模塊、人機接口模塊、GPS模塊以及與醫院監護中心通信的GPRS模塊,系統接口資源得到非常充分的利用。圖1是整個設計的硬件系統架構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