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醫院嬰兒防盜系統設計方案
2.2 防盜系統軟件設計 根據美國“失蹤與受虐兒童援助中心”統計,從1983年到2002年間,美國有217個嬰兒被誘拐,在這個總數中,100個嬰兒是從醫院(57個是從母親的病房)被盜走的。事實證明,醫院內新生兒被盜事件與是否采用母嬰同室方式并沒有太大的關聯。近年來,國內一些醫院的嬰兒被盜案件也能很容易地從公開媒體上查詢到,例如2007年,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產婦湯某嬰兒被盜;2008年8月南寧市梁某新生嬰兒在衛生院被冒牌醫生盜走,至今沒有破案。新生兒對于其家庭來說相當重要,一旦在醫院被盜或被更換,將給包括醫院、受害人及其家庭在內的當事各方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繼而出現“醫鬧”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影響醫院正常工作的運行,同時也給本來就比較緊張的醫患關系“雪上加霜”。如何有效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在此設計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嬰兒智能防盜系統,能夠防止嬰兒在醫院內被盜,有效保護嬰兒的安全,也保障了各方權益。 1 嬰兒智能防盜系統簡介 嬰兒智能防盜系統借助射頻識別技術,在嬰兒身上佩戴對人體無害的,能發射RF射頻信號的智能電子標簽。嬰兒電子標簽定時發射具有惟一ID信息給嬰兒防盜系統,系統據此對嬰兒所在位置進行實時監控和追蹤,同時對企圖盜竊嬰兒的行為及時報警提示。RFID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標簽(即射頻卡)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圖1 RFID工作原理圖 2 系統組成及架構 基于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嬰兒智能防盜系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嬰兒防盜標簽及腕帶,讀卡器,出口監視器,計算機控制系統,其結構如圖2所示。當每一位帶有防盜標簽的嬰兒進出時都會發射出惟一的ID編號,控制計算機能隨時顯示進出嬰兒的信息。 圖2 智能防盜系統結構圖 當非正常或暴力開門時,門磁開關信號被輸入到門禁控制器內,門禁控制器輸出報警信號,以聲光信號報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