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技術與應用
DR 全稱 Digital Radiography。DR 與 CR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不要搞混了。所謂 DDR 就是 DR, 是某廠家產品的名稱,不是什么特殊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9370.htm首先先了解什么是 CR。CR 全稱 Computed Radiography。其技術是利用原有 X-光設備,換上特殊的膠片暗合和“膠片” (即所謂 IP 板) 和 “膠片機” (即 CR 機)。因此所有操作過程基本不變。 Fuji 有不需要操作暗合的 CR,但是還是先用 IP 板曝光再讀取。
DR 完全不同 -- 沒有任何“膠片” 和“膠片機。拍出來的圖像直接在計算機上顯示出來,沒有任何“膠片” 操作。DR 有兩種裝配方式:
1. 全套設備 -- 把現有 X-光設備扔了,換上全套 DR (包括球管、床、DR 板、計算機等)。
2. 留著現有 X-光設備,將裝暗合的機關 (bucky) 卸了,裝上 DR 板和計算機
DR 技術的核心在 X-線探測平板和采像處理計算機。DR 平板 (flat panel) 有三種技術:
1. a-Si (一種硅平板探測器) -- 目前世界上主要領先廠家都用這種技術,包括 GE、西門子、飛利浦、柯達等。國內萬東也引進了這種技術。
2. a-Se (非晶硒平板探測器) -- 目前世界上只有 Hologic 一個家用此技術,Agfa、國內友通等廠家 OEM 這種探測器。
3. CCD -- 世界上還有幾個廠家用此技術如 Swissray (DDR 也許是他們叫起來的)
他們的目的是相同 -- 即不用中間介質直接拍出數字 X-光像。專家們普遍認為大面積平板采像 CCD 技術不勝任。剩下兩種技術各有優越性:
1. a-Si 平板是兩步數字轉換過程,X-光粒子先變成可見光然后用光電管探測。醫生們覺得出來圖像比較好看。
2. a-Se 是在一種所謂直接探測過程,X-光子在硒涂料層變成電信號被探測。廠家 (Hologic) 認為沒有轉換能量損失,是發展方向 (但是 GE、西門子、飛利浦不同意)。
我本人覺得以上兩種技術會共存相當一段時間。世界上做成熟 DR 探測器的原廠家只有幾個,據我所知都在美國。Hologic 的 DirectRay 技術是購買了 Direct Radiography Corp 后取得的。有些大廠家買 Trixell 這個法國公司的平板,這家公司用的是一個美國公司的平板原料。 有些廠家 (如萬東) 買 Varian 的平板,Varian 也是用了同一廠家的原料,但是 Varian 平板視野太小。GE 投資了大筆資金開發自己的平板。
成本上 CR 與 DR 的最大不同點是幾臺常規 X-光機可以共用 1、2 臺 CR 機。DR 則是一臺配一個昂貴的 DR 探測器。要注意另一個成本,CR 的 IP 板是個耗材,照了一定張數要換。
一臺 DR 價錢不低,美元二十幾萬。DR 比常規 X-光 (包括配了 CR 的) 理論出產量大 2-3 倍,但是一個醫院往往要兩臺 (一臺胸片、一臺常規),加起來美元 4-5 十萬。 小醫院病人流量不大的可以看看友通的多用途 DR。
因為 DR 探測器視野大小是固定的,不像常規 X-光 (包括配 CR 的) 可以靠換不同尺寸的暗合+膠片來調整,買 DR 時要特別注意最大視野尺寸。有 17” x 17 最理想,14 x 17 也行。小了照胸片時會出現切掉肩膀和手臂的現象。
另外聽說國內中興航天在生產一種 DR,用的是俄羅斯一維 a-Se 直接轉換探測技術。一維要起到平板的功能就要做機械掃描運動。據說這種設備有造價相對平板技術更低廉的優點,但也存在成像時間長(數秒)、空間分辨率低(剛推出時是1mm/lp)以及X線使用效率低的缺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