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虛擬串口的GPS/GSM遠程定位技術
2.2 監控中心軟件設計
至此,英文短信發送成功,此過程中若模塊回復出現ERROR則短信發送不成功。以上步驟1,3,4經設置后無需再設置,步驟2在模塊斷電時需重設,步驟5,6在每次發送短消息時都要重復進行。在監控中心的PC機上采用VB結合ACCESS數據庫設計一個監控軟件,該軟件通過串口與GSM模塊進行通信,獲取遠程目標的定位信息,經過進一步處理后顯示出來。由于電子地圖制作復雜、價格較貴,所以本系統示意性的利用由Google Earth軟件上截圖出來的圖片作為電子地圖,用于直觀地顯示出遠程目標的具體位置。ACCESS數據庫用于保存收發短消息的內容,該軟件還具有撥打電話等功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7799.htm
3 實驗結果及分析
利用該軟件進行實驗得到的結果如圖6所示。圖中左半部分是軟件的實現界面,右半部分是以GoogleEarth軟件截圖出來的圖片作為虛擬的電子地圖來示意性的說明問題。實驗中,GPS天線置于福州大學旗山校區電氣學院樓頂,監控中心位于電氣學院南303實驗室。由圖中左半部分可以看到目標最近一次的定位信息:定位時間:10:28:28;緯度:26°04'3.03N;經度:119°11'42.57E;速度:0.048 m/s。右半部分圖中的紅、綠、藍小圈圈代表近三次實驗獲得的定位位置結果(在地圖上幾乎重合,為說明位置在圖中進行引出標注),紅色小圓點代表天線的真實位置(在圖中也進行引出標注說明),Google Earth軟件中的地標,用GoogleEarth軟件的測距工具測得實驗結果與天線真實位置的誤差約為12 m,這主要由GPS模塊的定位精度所決定。
由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定位位置結果基本一致,但經緯度、速度存在很小的零漂移,這是正常的,零漂移的大小取決于GPS模塊的性能。經過長期實驗證實,系統穩定、可靠,定位誤差較小,基本上可滿足一般的應用要求。若要應用于對定位精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可以考慮采用定位精度更高的GPS模塊等措施。
4 結 語
實驗結果表明,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可以實現無距離限制的遠程定位。由于采用了虛擬串口技術,所以以較少的資源實現了GPS/GSM遠程定位技術,該定位技術可以應用于進行遠程定位的多種領域。但是,由于作為定位數據傳輸網絡的GSM網絡的固有問題,對系統的實時性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有時會出現收發短消息延時的問題,特別是在網絡擁擠的時候,有時還存在較小區域的通信盲區,可以考慮與運營商建立一條專用短消息傳輸通道來保證遠程定位信息的可靠傳輸。相信隨著定位技術、通信技術以及GIS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文所討論的遠程定位技術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