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CAN優先級倒置原因與對策分析

        CAN優先級倒置原因與對策分析

        作者: 時間:2013-01-16 來源:網絡 收藏

        總線起始于1986年左右,至今仍廣泛應用。現在人們對安全的要求已大為提高,所以要不斷仔細審視的安全性能。現在已經發現的重要的問題有:在消極報錯狀態下可能出現等效離線,使節點不能收發的時間相當長[1];錯幀漏檢率的估計不準,特別在誤碼率高時比Bosch CAN2.0數據高多個數量級[2],在單目的地址時影響數據正確性,在多個目的地址時會影響數據一致性;標準的振蕩源精度要求偏低[3],使誤用廉價器件成為可能,影響系統的穩定性;本文發現的倒置的可能性,使調度結果的可信度下降;在數據幀倒數第二位的局部錯可能引起不一致的接收重復或丟失[4]。所以在FlexRay尚未達到預定目標、無論在可靠性還是價格上能取代CAN以前,對CAN作進一步的改進仍然是非常有意義的。

        CAN是一種代表性的事件觸發通信協議,同時發生的多個通信請求將按照消息的進行無損仲裁,高的勝出。按照消息的優先級進行無損仲裁是CAN原始專利的唯一權利要求[5]。對于低優先級的消息而言,送達時間將受到高優先級消息的阻擾,在高優先級消息為周期性時,最壞送達時間是可以預先計算出的[6]。如果能安排好發送消息的初始相位并作寬松的時鐘同步,這個最壞送達時間可以大為減少。事件觸發協議的優點是總線帶寬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另一個優點是高優先級消息可得到迅速發送。但是由于工業環境中普遍存在的電磁干擾,總線上會有毛刺,CAN總線的標準中已考慮到應對方法。現在發現毛刺應對方法可能使節點的同步受到影響,從而損及高優先級消息的發送機會,出現優先級的倒置,動搖了CAN總線的基本性能。

        1 毛刺的存在

        車內電磁環境惡劣, ISO 76372/3總結出代表性的傳導和輻射干擾。有人專門作了輻射干擾的實驗,參考文獻[7]的實驗中用24 V蓄電池給車內常用的繼電器供電(CAN系統供電是獨立的),電源線與CAN電纜靠得很近,在電纜線有屏蔽、線長為2 m時,手動開關繼電器時可以看到CAN波形上疊加的毛刺,輻射干擾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6179.htm


        輻射干擾實驗結果
        圖1 輻射干擾實驗結果

        實際汽車上也見到CAN總線失效的報告[8]:豐田汽車在經銷商產品報告中確認,由任何原因召回的車中發現丟失CAN數據的記錄有292宗。毛刺是引起CAN總線出錯的可能原因,其具體誘發過程需要仔細,不能掉以輕心。

        2 CAN位時間與消息仲裁原理

        CAN總線把位時間劃分為NBT等分的時間片,稱為Tq。CAN總線控制器按Tq對總線上的差分電平進行采樣,以決定內部狀態。當總線上沒有通信時,稱為總線空閑,電平差在0~0.5 V,邏輯值為“1”。電平差為0.9 V以上時邏輯值為“0”。 由圖1可知,存在“0“毛刺,也存在“1“毛刺。CAN總線驅動器的特性是線與,當“1”和“0”同時發生時,總線的電平為“0”,這便是仲裁功能。一幀開始發送的第一位是“0“,稱為SOF,然后是消息的標識符ID。ID代表了消息的優先級,每個節點通過位采樣知道總線上仲裁的結果,正常工作時如果發送“1”而讀回“0”,表示本發送節點本次ID發送失敗,需等下一次幀發送機會。

        總線空閑時,一個有發送要求的節點須先觀察是否有別的節點已經開始發送,如已開始就不能發送。正是這里,由一個“0”毛刺開始的時段可以誤解為別的節點已開始傳送SOF,毛刺阻斷了該節點的發送(不管該節點要傳送的消息優先級有多高)。

        由于傳送電纜延遲以及中間器件(如光隔離)的延遲τ,節點將見不到提前量τ以內發送的別的節點的SOF。同理,別的節點要經過τ以后才見到該節點發送的SOF,τ以后別的節點就因總線上已有發送而不允許發送了。這樣,在本節點請求時刻±τ內的發送被認為是“同時”請求發送,它們將按ID仲裁。對遲于其τ的其他低優先級幀的發送,它也是必然勝出的。

        3 CAN位時間同步的有關規定

        CAN的位時間分為同步段(Sync)、傳輸段(Tprop)、緩沖1段(Ph1)與緩沖2段(Ph2),位值采樣在Ph1 與Ph2之間。位值變化時將有跳變沿,只有1/0為同步用的跳變沿。跳變沿決定了相位差e,跳變沿在Ph2內e為負,在Sync內為0,在Tprop和Ph1內為正。每個節點根據e實行同步,同步的修正量受同步的種類限制。同步分兩種:硬同步與重同步。硬同步對應幀開始時的情況,重同步對應幀內有同步沿時的情況。對重同步而言,每次的修正量不能大于稱為重同步寬度的可預先設定的量SJW,SJW=min(Ph1,Ph2)。

        有關本文討論內容的CAN總線標準為ISO 118981(2003)[9]及ISO 16845(2004)[10],正是這些條款的規定保證了CAN總線協議在高度干擾的環境下能可靠工作。

        ISO 118981第10.4.2.2款規定,節點只有在總線空閑時可以發SOF,在服務間隔第3位(I.M.3)的“0”視為SOF。

        ISO 118981第12.4.2.1款規定硬同步在幀間的間隔中實行。而幀間間隔包括服務間隔和總線空閑,對上次發送的消極報錯節點還包括禁發時間。因此,在I.M.3的跳變沿也是作硬同步用的。

        ISO 118981第12.4.2.4款規定,重同步的目的是校正采樣點的位置,e為“+”時延長Ph1,e為“-”時縮短Ph2。校正量在e小于或等于SJW時為e,反之為SJW。

        ISO 16845第7.7.2款規定了接收節點對SOF的硬同步驗證方法意味著同步段SYNC直接同步于1/0跳變沿。

        ISO 16845第8.7.2.1款規定了發送節點在I.M.3位值采樣點前有1/0沿時的硬同步驗證方法:測試設備在被測單元I.M.3采樣點前Tq加被測單元內部處理時間前發0,要求被測單元在跳變沿1位后發ID最高位。這意味著發送節點要與I.M.3內1/0跳變沿硬同步,0值被采樣,下一位不再發SOF而是發ID最高位。

        ISO 16845第8.7.3.1款規定了發送節點在I.M.3位值采樣點后有1/0沿時的硬同步驗證方法:測試設備在被測單元I.M.3采樣點后1個被測單元內部處理時間后發0,要求被測單元在跳變沿后1 Tq立即發SOF。這意味著發送節點是硬同步,但開始發SOF。

        ISO 118981第4.18和4.16款規定了發送節點和接收節點的定義。發送節點指的是發數據幀或遠程幀的節點,其狀態維持到仲裁失敗退出或總線再度空閑,否則就是接收節點。因此總線空閑時遇到毛刺,則大家都是接收節點。

        ISO 16845第7.7.9款規定了接收節點在總線空閑時對毛刺濾除的驗證方法:要確定對總線空閑時短于Tprop+Ph1-1的0不作SOF處理。也就是說硬同步后未被采樣到就不算作SOF。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贵南县| 肃南| 浦江县| 繁昌县| 邵东县| 澜沧| 四子王旗| 宁河县| 正定县| 承德县| 蛟河市| 吉木萨尔县| 保康县| 聂拉木县| 类乌齐县| 塔城市| 玉林市| 莱芜市| 汉沽区| 贵阳市| 兴城市| 蒙自县| 金坛市| 隆子县| 清丰县| 喀什市| 长宁区| 历史| 平乡县| 鲜城| 南城县| 平凉市| 枞阳县| 陆川县| 墨竹工卡县| 孝义市| 东丰县| 忻州市| 河北区|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