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DR的ADSL線纜斷點測試儀設計
3.2 系統軟件設計
首先系統初始化,包括單片機和LCD的初始化,顯示主屏開機信息。根據提示進行測試,首先選擇是否測試波速,然后測試故障線纜,最后顯示時間、波速度及斷點位置,系統主要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在測試時循環測試10次,對數據處理后求平均值,以減少測試的偶然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712.htm
4 系統測試
系統對長度50 m的電話線對進行測試,得到波速度為2.083×108 m/s。并對其中一根線在某一點剪斷后測試,得到斷點位置為27.08 m,實際測量斷點位置距測試點27.8 m,因此該測試儀能較準確反映斷點位置。為了更加形象說明測試計算過程。
同時通過JTAG口從Quartus II的SignalTap II logic An-alyzer采集到的波形,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脈沖在線纜中傳播時間為260 ns,故斷點位置在距測試端27.08 m處。測量300 m的網線得到網線長度為302 m。實際測量中由于元器件的性能以及線纜使回波脈寬變大,導致測試盲區并沒有理論上的那樣小。
經試驗測試,測試肓區為15 m,即15 m以下測試不出斷點位置。
5 結束語
該設計能夠較準確測試出斷點位置,并已作為ADSL測試儀中一個內嵌模塊用于開通與維護ADSL業務線路。該測試儀采用FPGA產生并接收脈沖,避免了因時鐘頻率不夠高而使得測試精度較低的問題,并減小了測試盲區及系統誤差。通過FPGA很容易獲得窄脈沖,實現短距離測量,且無需太多的外圍電路即可實現控制測量,功耗低,小巧,符合便攜式儀器的特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