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PXI總線的遙測信號測試平臺的設計

        基于PXI總線的遙測信號測試平臺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4-16 來源:網絡 收藏


        3.1.2 SAR信號源的設計
        測量綜合控制器測試臺中SAR信號源模擬的是SAR壓縮器,采用標準RS-422-A接口形式傳輸壓縮后的圖像數據(每字節8位的串行數據)。測量綜合控制器每隔25 ms向測試系統發送取數請求信號,在取數請求由高變為低延遲一段時間后,測量綜合控制器同時向測試臺發送移位脈沖,測試臺根據取數請求信號以及移位脈沖信號,向測量綜合控制器發送相應的數據信息,其接口電路如圖5所示。


        3.2 PCM碼設計
        系統采用的是一種典型的96×64的含有主、副幀結構的PCM碼流。測量綜合控制器發出的PCM碼數據信號是由CAN發送的數據,對64路模擬信號實時采集的數據,由GNSS與星SAR信號組成。系統中的PCM碼流采用的是運算放大器輸方式(±2.5 V方式)[4-5]。
        3.2.1 PCM解碼
        如圖6所示,系統首先通過AD8138將PCM數據轉換成幅值為0~5 V的電平(AD8138還有反相的功能)。為了將差分信號轉換為FPGA能夠處理的TTL電平,并且保證信號被有效隔離和再次反相,采用光電耦合器來接收差分信號。DC-DC實現了電源隔離,這樣系統能夠有效地實現與測量綜合控制器的隔離,從而消除傳輸干擾帶來的誤差。


        雖然對信號進行了隔離,PCM輸入信號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干擾,這將影響碼同步脈沖和PCM數據的提取,因此,在FPGA內PCM信號的輸入端接入1個濾波模塊。模塊使用的是高精度時鐘,頻率是PCM碼率的20倍(39.321 6 MHz)。PCM碼(PCM-IN)在產生跳變后必須保持至少5個clk,才能被濾波模塊輸出(PCM-OUT),否則被認為是干擾信號,將被濾除。
        因為±2.5 V方式只包含數據流,因此實時同步時鐘的產生是解碼的關鍵,也是串行傳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PCM同步傳輸是以固定的節拍發送數據信號的,而且信號以恒定的速率(系統采用的是1.966 08 MHz)傳送數據,因此在數據流中各碼元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FPGA為了從轉換后的TTL電平串行數據中正確區分出信號碼元,必須先建立起準確的時鐘信號,即同步時鐘。從而使得發送方和接收方同步工作,即位同步。本設計中碼同步信號通過對clk的20分頻和對濾波后的PCM碼的提取得到。在副幀同步的邏輯設計中,采用了容錯設計方法,即每1個副幀都判斷副幀或幀同步標志。具體方法是:先找到1個EB 90或14 6F,然后每隔96個字節再判斷1次移位的數據是不是EB 90或14 6F,若不是,則重新查找;若是,則認為它們是副幀或幀同步標志,每1個副幀都進行判斷。這樣查找的好處是:即使第1次誤判,也不會影響后續的判斷正確性;即使PCM碼發送中斷后再重發,或由于干擾發送錯誤,也不會影響后續的正確解調。這種循環判斷副幀或幀同步標志的方法,增強了PCM碼解調過程的容錯、糾錯能力。PCM解碼程序框圖如圖7所示。

        3.2.2 PCM編碼
        如圖8所示為PCM編碼電路,REF03通過調理電路輸出2.5 V和-2.5 V電壓。MAX4649是一個單刀雙擲開關,FPGA控制PCMCLK信號來決定輸出的PCM碼流。

        本設計實現了信號源和PCM無丟幀編碼、解碼的設計,并通過與上位機進行通信。此方案已經成功應用于某型號飛行器的地面測試臺中,經過測試和調試,系統工作穩定,無丟幀現象,達到了設計要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阜新| 农安县| 温泉县| 宣威市| 公主岭市| 都兰县| 社旗县| 宁强县| 尉犁县| 方山县| 宁武县| 土默特右旗| 黔江区| 河池市| 洛阳市| 浠水县| 葫芦岛市| 准格尔旗| 壶关县| 静宁县| 琼海市| 灌云县| 顺义区| 永兴县| 扎鲁特旗| 城步| 龙海市| 普安县| 连江县| 沙雅县| 临泉县| 拉萨市| 灵台县| 东城区| 盘锦市| 南宁市| 曲麻莱县| 荃湾区| 静宁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