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LabVIEW和NI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一座12世紀的名
團隊使用了低功耗和易于連接的NI WSN-3202 模擬輸入節點,以及型號為為HMP50的溫度與濕度計。這一裝置每10秒鐘讀取一次溫度和濕度度值,計算每分鐘內的平均值,并將其傳給網關。只有在檢測到變化的時候,數字輸入(通道0和1)才會發送數據。只有當網關發送指令時數字輸出才會被激活,然后連接到特定位置的固態繼電器上。
起初,遺跡保護團隊安裝WSN-3202節點時沒有使用保護性外殼,如圖3所示。后來,團隊安裝節點時使用了可以著色容易隱藏的防水外殼。這樣可以選擇無線信號更好的位置。
團隊使用LabVIEW管理測量系統,開發了一套基于多線程的應用程序,可以同時執行若干進程。這些進程包括如下任務: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344.htm
Figure 2: 測量節點
后來,小組把節點裝置放在防水的地方,那里更易于上色和隱藏。這使得這個位置成為信號接收的較佳位置。
團隊使用LabVIEW管理測量系統,開發了一套基于多線程的應用程序,可以同時執行若干進程。這些進程包括如下任務:
測量來自傳感器網絡和氣象站的數據
讀取來自加速計的數據
使用互聯網將數據傳送給遠方的數據庫
管理用戶界面
進程被均衡的分配在惠普(HP) Proliant ML115 G5服務器(一個四核Opteron CPU)的不同核上。應用程序調用Service Keeper and Service Mill的工具來作為Windows操作系統的服務運行。部分接口如圖4和5所示。
Figure 3: 用戶界面截圖
保護團隊安裝了一個氣象站,由串行線纜(RS232, RS485, RS422 及 SDI-12)連接到一個叫做Digiconnect Wi-SP的Wi-Fi裝置,它與一個Wi-Fi接入點相連。服務器上的DIGI Realport軟件仿真一個串口,LabVIEW應用程序由這個串口讀取氣象站的數據。
團隊使用同樣的策略連接WLS-9163裝置讀取三個加速度計通道的數據。他們將WLS-9163 Wi-Fi客戶端連接到Wi-Fi接入點,LabVIEW由模擬輸入通道讀取數據。
盡管傳輸無線信號的條件極其惡劣,WSN網絡依然穩定運行。所有的節點可以達到超過20% 的信號強度,節點偶爾會失去連接,對于這些節點而言只要有8%的信號強度他們就能夠傳輸數據。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中繼節點來解決,但這種解決方案并不可行, 因為中繼節點并不能從外部獲取供電,會很快耗盡電池。
通過使用LabVIEW 和 NI WSN技術,團隊很輕松地為一座12世紀的古跡開發了監測系統。所體現出來的優勢在于可以在不同地點將多種傳感器方便靈活的組成網絡。。
通過在LabVIEW中開發節點程序允許在節點中完成復雜的數據處理,確保了節點電池的使用時間和更高的能源利用率。例如,保護團隊可以應用一種策 略,對采集到的數據求平均或進行其他復雜計算,當數據出現變化時,才會傳送數據。同樣的,節點間的數據傳輸功能也允許團隊實現遠程配置節點程序。教堂保護 團隊實現了他們的目標,維護了一座重要歷史寶庫的特色和完整性。
作者信息:
Juan José Cabana González
Diseño Implementación y Optimización OPIDIS
西班牙
原文請點擊http://sine.ni.com/cs/app/doc/p/id/cs-1296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