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應用于實時圖像采集及處理系統
4.圖像采集及圖像處理
4.1調用動態鏈接庫驅動圖像采集卡
NI公司針對自己生產的圖像采集卡附帶有卡的驅動和管理程序,對于普通的I/O卡,還不能直接被LabVIEW所應用,必須采取其他方法。LabVIEW提供了4種調用外部程序代碼的途徑:端口直接操作、調用庫函數節點(Call Library Function Node即CLFN)調用DLL(Dynamic Link Library動態連接庫)、使用CIN(Code Interface Node,外部代碼節點),調用Active X控件。其中端口直接操作,利用PortIn.Vi和PortOut.vi功能,此法應用簡單,但無法實現較復雜的接口功能。而采用動態鏈接庫,可以根據具體需要編寫適當的程序,靈活利用LabVIEW的各項功能。較其余三種具有明顯的優勢。用戶可以調用Windows標準的動態連接庫(DLL),也可以調用用戶自己編制的DLL,實現LabVIEW與硬件的連接。
建立一個DLL需要的文件有:①h函數聲明文件(可選,可包含在c源文件里);②c源文件(必需);③def模塊定義文件(如果是使用標準調用或函數輸出必需添加關鍵字__declspec (dllexport) 函數名)。H文件的作用是聲明DLL要實現的函數原型,供DLL編譯使用,同時還提供應用程序編譯使用。C文件是實現具體文件的源文件,它有一個入口點函數,在DLL被初次調用的運行,做一些初始化工作。一般情況下,用戶無須做什么初始化工作,只需保留入口點函數框架即可。def文件是DLL項目中比較特殊的文件,它用來定義該DLL項目將輸出哪些函數,只有該文件列出的函數才能被應用函數調用。要輸出的函數名列在該文件EXPORTS關鍵字下面。
本系統在LabVIEW平臺下調用動態鏈接庫實現圖像數據的采集主要分為五步:1.初始化并打開設備(DM642圖像采集卡); 2.讀取標志信號位,看是否初始化為默認值3.寫入標志信號位,進行圖像數據采集;4.對SDRAM中所存儲的圖像數據進行讀取;5.關閉句柄并釋放端口資源。主要調用動態鏈接庫sd_pci64.dll的目標函數有PCI64_Open,PCI64_MemRead32和PCI64_Close,函數功能如下表所示:
函數的具體參數如下:
①PCI64_API INT32 PCI64_Open( int BoardNum, PCI64_HANDLE * pHndl );
BoardNum板口號(0-3),* pHndl 返回句柄的無符號指針,當返回值為0時,表示打開端口成功,非0時,表示失敗。
②PCI64_API INT32 PCI64_MemRead32( PCI64_HANDLE Hndl, UINT32 Taddr, UINT32 Count , UINT32 * pData );
獲取由PCI64_Open傳遞的句柄指針,對目標地址存儲的數據進行讀取,需注意的是目標地址的尋址空間在4M之內,必須初始化一個所需目標數據大小的無符號32位數組空間。同樣返回值為0時,表示成功,非0表示失敗。
③PCI64_API INT32 PCI64_Close( PCI64_HANDLE Hndl );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次調用PCI64_MemRead32完成讀取后,都要將端口關閉,釋放地址空間。
具體的調用過程如下:首先在新建的VI的Block Diagram中,Function> Advanced子菜單中添加Call Library Function Node控件,然后對其進行配置,添加該節點后進行配置的對話框如下圖2所示:
圖2調用CLFN配置框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