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LM3S101處理器的溫度測量模塊設計

        基于LM3S101處理器的溫度測量模塊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2-03 來源:網絡 收藏

        1.2 處理器的選型
        處理器是整個測溫模塊的控制及數據處理的核心。特別是在本設計中,由于熱敏電阻的阻值需要直接由處理器進行檢測,其性能會對測溫效果、精度、數據處理速度 等產生較大影響。綜合處理器速度、性能與價格的考慮,選用ARM處理器33是基于ARMCortexTM-M3內核的控制器, 該器件是32位處理器,采用哈佛架構、Thumb-2指令集,主要特點如下:1)具有32位RISC性能;2)具有2個內部存儲器,內部集成了8 KB單周期的Flash ROM,2 KB單周期的SRAM;3)具有2個32位的通用定時器,其中每個都可配置為1個32位定時器或2個16位定時器,同時還有遵循ARM FiRM規范的看門狗定時器;4)具有同步串行接口SSI,和UART串行接口,具有很強的信號傳輸功能;5)2~18個GPIO端口,可編程靈活配 置;6)時鐘頻率達到20 MHz。
        除此之外,該款處理器由于采用CortexTM-M3內核,支持單周期乘法運算,這在測溫數據處理時會有較高的數據處理速度與效率。同時,該處理器成本低。
        1.3 影響測溫精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采用RC充放電的方式獲取熱敏電阻阻值,因此整個測溫模塊所需外圍元件很少,熱敏電阻阻值獲取的精度是影響模塊測溫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熱敏電阻阻 值獲取原理可以看出,影響測溫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參考電阻RF的精度;2)熱敏電阻RT的精度;3)處理器內部定時器的位數與精度。處理器工作頻率越 高,定時器位數越大,則處理精度越好。
        阻值獲取的精度是與處理器的輸出電壓值、門限電壓值、電容C的精度、電阻RD的精度無關的,因此只要合理選擇處理器和高精度的RF與RT,就可以使熱敏電阻阻值的測量有較小的誤差。為保證測溫精度,熱敏電阻RT選用標稱值為10 kΩ(或100 kΩ),B值為3 950,1%精度熱敏電阻,參考電阻RF選用10 kΩ(或100 kΩ),l%精度的金屬膜電阻。
        1.4 模塊硬件電路設計
        以ARM處理器3為核心,結合上述熱敏電阻阻值獲取原理,給出該測溫模塊核心部分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195.htm

        c.JPG


        由圖2可看出,按上述的電容充放電熱敏阻值檢測原理進行硬件設計,核心部分電路較為簡潔,避免了傳統方式中A/D器件的應用,達到了簡化硬件電路設計,降 低硬件成本的目的。同時,這種設計又不過多占用處理器的I/O端口,對處理器資源的占用也較少。由于這種方式在阻值獲取時需處理器具有較高的計數精度,而 在阻值到溫度值轉換時需處理器具有較強的運算能力,因此選用LM3S101進行核心處理,其
        20 MHz的時鐘頻率及ARMCortex-M內核集成的硬件乘法單元對此有很好的保證。電路圖中,其他部分簡要說明:SP6201是集復位功能于一體的低壓差線性穩壓(LDO)器,將5 V電源轉換為處理器LM3S101所需的3.3 V,同時產生處理器工作所需的復位信號。電阻RF、RT、RS和電容C6構成RC充放電電路,用以實現熱敏電阻阻值的檢測,與處理器通過PA2、PA3、PA4 3個GPIO接口相連。LM3S101的10和ll引腳使用其UART功能,連接至電平轉換電路,以實現模塊通過串口的通信及溫度數據發送功能。

        2 數據處理及軟件設計
        2.1 熱敏電阻測溫曲線的線性化處理
        熱敏電阻的測溫曲線反映了熱敏電阻阻值與被測溫度值之間的關系,由Steinhart-Hart方程確定:
        d.JPG
        式中,RT是熱敏電阻在T1溫度下的電阻值;R是熱敏電阻在常溫T2(T2=25℃)下的標稱電阻值;B值是熱敏電阻的材料常數;T1和T2為開爾文溫度。
        由Steinhart-Hart公式可知熱敏電阻的阻值溫度特性曲線是一條非線性的指數曲線,直接使用該方程運算量大并且編程麻煩,需要進行線性化處理。 由于該方程非線性程度較大,同時阻值到溫度值的轉換也是影響測溫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使線性化處理不至于帶來較大的誤差,線性化過程進行了以下特殊處 理:
        1)如果用一條直線代替該指數測溫曲線,則不管采用什么樣的線性化處理方法,誤差都比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整個測溫范圍之內對該曲線進行了分段的線性化處理,使誤差能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分段線性化時,對測溫曲線的分段采用非等間隔分段,在曲線非線性程度較小的區域內采用5℃分段間隔,在曲線非線性較為嚴重的區域內,采用較小的1℃分段間隔,以減小處理誤差;
        3)在每一段測溫曲線的線性化處理中,采用最小二乘法確定直線方程,以減小直線擬合的均方誤差。
        實測結果證明,采用上述的線性化處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處理精度,大大減小線性化處理的誤差,保證測溫的精度要求,同時運算速度也能得到保證。



        關鍵詞: S101 101 LM3 L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中阳县| 韶山市| 孝昌县| 甘南县| 西昌市| 长子县| 闽清县| 墨脱县| 马龙县| 白玉县| 诸城市| 稷山县| 江北区| 临朐县| 浑源县| 南部县| 通榆县| 盐亭县| 安图县| 临武县| 岫岩| 句容市| 镇巴县| 大同县| 寿宁县| 马尔康县| 白河县| 保亭| 韩城市| 丹寨县| 玉溪市| 金沙县| 涪陵区| 南召县| 翼城县| 库车县| 洛南县| 中牟县| 古交市|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