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面向USB3.0的新型ESD防護設計

        面向USB3.0的新型ESD防護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2-07 來源:網絡 收藏


        電纜結構
        圖 2a:電纜結構。
        USB3.0電纜結構
        超高速數據傳輸系統面臨的一個最嚴峻的問題,是確保在接收端實現一定程度的信號完整性。很高的信號完整性有助于實現很低的誤碼率(例如,對于 超高速模式,典型誤碼率為1E-12)。眼圖描述了信號完整性的特性。在擁有無限帶寬的完美系統中,眼圖完全張開。在實際的系統中,發送和接收阻抗(90歐姆差分阻抗)以及發送側和接收側的所有寄生電容,限制了信號的上升時間/下降時間。這些寄生電容存在于USB3.0收發器內部和/或PCB 外部。不匹配的PCB線路、USB3.0連接器或其它并聯電容器等,均會造成外部寄生電容。因此,這些額外的并聯電容器必須盡可能小。還必須考慮到USB3.0電纜的低通頻率響應(圖2b)。為抵消高頻內容的衰減,可在發送側和接收側利用專用均衡器改變信號。這些措施均有助于加快信號上升和下降邊的速度,從而得到張得更開的眼圖(即更高的信號完整性)(見圖3a和圖3b)。


        為實現適當的信號完整性性能,TVS二極管的電容必須很低,但TVS二極管也必須提供較高的包含水平。

        圖4a、b為整個USB3.0鏈路的眼圖模擬圖(誤碼率為1E-6)。在圖4a中,所用的接收信號是在未經接收端均衡器處理之前。在圖4b中,所用的接收信號是經接收端均衡器處理之后。紅色的內輪廓線所示為用外推法得到的誤碼率為1E-12時的眼圖張開程度。紅紫色輪廓線為USB3.0技術規范中規定的超高速一致性測試的有效值。比較這兩個眼圖,在接收端使用均衡器的效果顯而易見。

        圖4a:未經接收端均衡器處理之前的信號眼圖。 圖4b:經接收端均衡器處理之后的信號眼圖。

        圖4a:未經接收端均衡器處理之前的信號眼圖。 圖4b:經接收端均衡器處理之后的信號眼圖。

        超高速鏈路和USB2.0傳輸鏈路采用了差分耦合90歐姆線路。鏈路內部的阻抗不匹配造成的信號反射會降低信號完整性。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包括USB3.0電纜在內的整個布局設計,應當實現90歐姆差分阻抗匹配。

        為盡量減少斜率下降,并且提供相同的延遲時間,所有差分耦合線路均必須為相同的長度。對USB3.0電纜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斜率下降的多會降低信號完整性,從而導致所謂的“差模共模信號轉換”。所產生的共模信號會影響EMI測試的順利進行。阻抗匹配的適當布局設計,能避免這些問題。

        USB3.0超高速鏈路和USB2.0鏈路的布局布線考慮

        在整個USB3.0鏈路的布局布線設計中,應考慮下列因素:(1)所有PCB線路和互連電纜均采用完全阻抗匹配的90歐姆差分設計。(2)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非差分耦合線路。(2)非差分耦合線路會嚴重影響眼圖的內眼張開程度。(3)90歐姆差分耦合PCB線路的線路寬度和線路間隔不應太窄,以避免造成額外的損耗,同時便于生產。從生產的角度而言,差分線路的理想線路寬度為0.3毫米,線路間隔為0.2毫米,這會形成200微米的電介質高度(假設FR4,且er=4)。(4)差分耦合鏈路的正電和負電線路(包括USB3.0電纜)之間的延遲(線路長度)完全相同(最大限度地減少斜率下降)。對于保持很高的信號完整性和避免生成共模信號,這一點很重要。


        關鍵詞: USB 3.0 ESD 防護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平武县| 荆州市| 彭山县| 囊谦县| 保亭| 叙永县| 潍坊市| 米易县| 澄城县| 潼关县| 会理县| 长汀县| 郯城县| 阜新市| 贞丰县| 黄平县| 盐津县| 潍坊市| 瑞丽市| 沛县| 龙胜| 厦门市| 沁水县| 周口市| 涞水县| 沂源县| 博湖县| 页游| 万安县| 巴塘县| 白城市| 金华市| 恩施市| 廊坊市| 锡林郭勒盟| 来宾市| 古浪县| 墨玉县| 河池市|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