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脈沖反射法的電纜故障檢測儀設計

        基于脈沖反射法的電纜故障檢測儀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24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了一種以嵌入式綴處理器Nios為核心的。該儀器應用A/D器件和FPGA組成可變頻率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利用低壓法原理來實現對電纜的斷路、短路等故障的檢測與定位。
        關鍵詞:電纜;故障;低壓法;可編程邏輯器件

        引言
        電纜是通信、測試等系統信號傳輸的重要載體,隨著電纜數量的增多及運行時間的延長,電纜也越來越頻繁地發生故障。電纜線路的隱蔽性及測試設備的局限性,使的查找非常困難。本文設計了一種以嵌入式微處理器Nios為核心的,應用A/D器件和FPGA組成可變頻率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利用低壓法原理來實現線纜的斷路、短路、斷路點、短路點的檢測與定位。該儀器可廣泛應用于通信維護、工程施工和綜合布線,對市話電纜、同軸電纜等各種線纜進行測試和障礙維護。

        1 系統總體結構
        利用低壓脈沖反射法檢測電纜故障。主要原理是:向電纜發送一個電壓脈沖,當發射脈沖在傳輸線上遇到故障時,由于故障點阻抗不匹配,產生反向脈沖,通過計算二者的時間差△T,并分析反射脈沖的特性來進行故障的定性與定位。該方法適用于斷線、接觸不良、低電阻或短路故障的測試。
        故障點距離L為:L=V·△T/2。式中,V是脈沖在電纜中的傳播速度。根據反向脈沖的極性可判斷故障性質:斷線或接觸不良引起的反向脈沖為正,低電阻或短路故障引起的反向脈沖為負。
        該儀器是一個便攜式電纜故障檢測設備,可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如高速A/D技術、異步FIFO技術、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等)來提高集成度和靈活性。系統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036.htm

        a.jpg


        脈沖發生電路產生探測脈沖,高速的A/D轉換器對脈沖及其反射回波信號進行采樣,使用異步FIFO作為A/D采樣數據的緩存。軟核Nios作為系統核心,控制檢測任務的啟動和結束、脈沖發送接收模式的選擇、A/D采樣數據的處理計算、故障性質和位置的判斷及顯示等。其中,軟核處理器和邏輯功能都是在現場可編程邏輯器件中編程實現的。

        2 功能及性能指標
        短路測試:檢測電纜芯線之間是否有不必要的連接及其位置。
        斷路測試:檢測電纜中某芯線是否斷路及其位置。
        顯示:顯示測試結果,即測量中開路及短路的位置。
        測量范圍:2~1000 m。
        測試精度:可選擇2 m和10 m兩種精度。
        脈沖振幅:負載開路5 V。
        脈沖寬度:20 ns,100 ns。
        最大采樣速率:100 MHz。
        波形記錄長度:1024點。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游| 大兴区| 旬阳县| 宜阳县| 水富县| 高要市| 宜城市| 宁化县| 历史| 比如县| 铜川市| 南召县| 连云港市| 遵化市| 沅江市| 顺昌县| 潼南县| 阿城市| 海南省| 康平县| 滕州市| 建水县| 收藏| 莱阳市| 郴州市| 镇远县| 晋宁县| 天峻县| 基隆市| 临邑县| 兴安县| 阆中市| 石屏县| 东源县| 蕉岭县| 保山市| 松滋市| 林甸县| 中西区| 长寿区|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