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通用1553B總線的信息監控系統的設計

        通用1553B總線的信息監控系統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4-06 來源:網絡 收藏

        具體測試性能都應滿足國軍標的要求,如終端的線間輸出電壓峰-峰值應在6.0~9.0 V范圍內;波形過零點與理想過零點的偏差等于或小于25.000 ns;上升下降沿時間分別為TR和TF,按峰-峰值10%~90%之間測量,應滿足100 ns≤TR≤300 ns,100 ns≤TF≤300 ns。保存信號波形便于觀察,同時通過保存的波形數據,計算其峰-峰值、輸出噪聲以及上升下降沿所需的時間等來判斷傳輸信號是否符合標準的要求,然后在面板界面上顯示給操作者。圖5為在LabWindows/CVI環境下實驗時對常見波形的數據采集波形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007.htm

        e.JPG


        3.4 部分
        ICD是通用航空電子監控的核心部分,它給出了航空電子規范中所定義的電氣和電子接口的詳細說明,包含了一整套數據的定義,諸如控制方式、信號類型、編碼形式、故障代碼等各種信息,可以分為:塊(Blocks)和信號(Signals)兩部分。塊是在串行通信上的接口,定義了航空電子系統各個子系統間的接口規范,包含總線識別、信號源代碼和目的代碼、物理和邏輯信號等;信號是用于外場可更換單元之間傳輸的最小數據單位,在ICD中必須定義所有信號的數據屬性。框圖6即是ICD監控模塊的軟件流程,顯示了整個模塊的功能實現情況。

        f.JPG


        ICD的數據采用數據庫管理的形式,其設計是將接口控制文檔抽象成數據庫的許多描述表,表中內容按照數據類型形成數據記錄,代表了塊/信號的數據模型,然后通過自頂向下的層次劃分方法,將龐大的ICD切分成邏輯上互相關聯、結構上互相獨立的數據描述表結構。描述表中塊的格式為A/ACC1/10-00-01,其中A代表總線字母,AC為信號目的設備代碼,C1為信號源設備代碼,后邊的數字串代表邏輯塊號和物理塊號。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塊號是唯一的。傳輸的命令字可以定位源設備和目的設備(如ACC1),然后判斷后邊數據字的內容從ICD中迅速查找對應的塊號,在界面上實時的顯示其含義,能夠有效幫助操作者分析通信狀態及信息。

        4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對總線信息的監控系統的設計,引入信號電氣特性的檢測,從而豐富了系統的檢查范圍;測控軟件與數據庫技術相結合,使測試數據的處理過程更為優化;數據采集和兩個模塊的有機結合使該系統的功能大大完善。該系統的設計思想及方法在效能上能滿足地勤人員對飛機航電系統的維護、維修要求,對其他類似的工程應用也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凤阳县| 娱乐| 博罗县| 桃江县| 南阳市| 福州市| 礼泉县| 延吉市| 石城县| 开封县| 米林县| 宜君县| 桃园县| 通辽市| 凤城市| 家居| 根河市| 昌黎县| 平安县| 洛扎县| 祁阳县| 黎川县| 滕州市| 综艺| 灵宝市| 扎兰屯市| 扶风县| 广德县| 乃东县| 金湖县| 扎囊县| 扎兰屯市| 韩城市| 白沙| 磐石市| 五华县| 建水县| 禄劝| 磐安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