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強化壽命試驗的數據采集系統設計
第2種方案在編程上較第一種方案稍復雜,通過查詢采集卡讀回數據的長度實現定時功能,而該方式的定時依賴于采集卡硬件自身的時鐘系統,較第1種方案定時更加精確,在200 kHz的采樣率下定時精度能達到5μs。因此文中采用第2種定時方案。系統流程框圖,如圖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4941.htm
數據定時方面,對于因調用Read_A/D()函數的時間間隔不能嚴格相等,導致Read_A/D()函數每次返回的數據長度可能會不相等,致使無法準確定時的問題。解決方法是開辟一個用戶緩存區作為數據緩沖池,每次從數據緩沖池獲取定長數據量。具體實現的部分代碼如下
數據保存方面,因每秒鐘需將大量浮點型數據寫入文本文件所占用的時間遠遠超過了調用Read_A/D()函數允許的最長時間間隔,導致內部緩存溢出。于是提出將采樣數據放到臨時開辟足夠大的用戶緩存中,然后調用fwrite()函數一次性將用戶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文本文件中,具體實現的部分代碼如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