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自動氣象站的防雷與接地技術

        自動氣象站的防雷與接地技術

        作者: 時間:2011-07-14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隨著人工氣象觀測設備的逐步淘汰,已成采集各種氣象要素的主體設備。為保障的安全正常運行,應做好日常維護工作,特別是正確認識與接地工作的必要性。文中針對接地系統進行了論述,并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成效,同時提出了使用要求。
        關鍵詞 與接地;自動化系統

        自動氣象站,是一套自動化程度高、數據采集精度高的監測系統。該系統從各種數據的采集到合成運算、數據存儲、數據傳速,大量運用了微電子技術。由于設備電路的精密集成度高,且工作于室外,甚至工作于惡劣的環境條件下。而近年來氣候環境惡化、天氣變化反復無常、雷電災害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從而造成我國自動氣象站每年因雷擊、雷電電磁脈沖入侵、操作過電壓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故障頻發,嚴重影響了各種氣象要素的正常采集。由于感應雷電及雷電電磁脈沖的入侵易損壞相應的電子設施,加之設備自身電纜饋線的裸露,感應雷擊的危害明顯增加,僅靠避雷針已遠不能滿足自動氣象站的防雷實際需求。因此,需做好系統接地工作和對臺站設備實施綜合防雷工程。

        1 接地系統
        用于自動氣象站的防雷工程務必做好系統接地,即:連線堅固、地網可靠、泄流暢通。總之,在一個工作區域內,盡量將值班室內的計算機、采集器、配電柜、通訊機柜及通信電纜等統籌考慮,按均壓、等電位的原理將工作地、保護地和防雷地組成一個聯合接地網,臺站內各類接地線應從接地匯集線或接地網上分別引入,擴大地網范圍,增強整體防雷能力。
        “接地”是避雷技術中的重要環節,無論直擊雷、感應雷或其他形式的雷,都將通過接地裝置導入大地。因此,沒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裝置,就不能有效地進行防雷。從避雷的角度講,把接閃器與大地做良好電氣連接的裝置稱為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作用是把雷電對接閃器閃擊的電荷盡快泄放到大地,使其與大地的異種電荷中和。
        1.1 地網的設計
        對于室外氣象觀測場,地網采用閉合環形較好如圖1所示。氣象觀測場大小為25 m×25 m,考慮到施工方便,環行地網應設計為26 m×26 m為宜。四角各設垂直接地體一根,四邊各增設4~5根,垂直接地體長度為2.0~2.5 m,垂直接地體的間距為自身長度的1.5~2倍。水平接地體與垂直接地體相交的焊接點應做防腐處理。接地體埋設深度應≥600 mm。觀測場接地電阻要求:公頻接地電阻應≤4 Ω,對于采用組合單環水平接地方式仍不能滿足要求的場地,可采用多根環行水平接地體或增加輻射式延伸接地體,延伸接地體長度應限制在10~30 m。在鋪設地網的同時,應根據觀測場內地面設備接地的位置,將引下線預先由地網引出。既要考慮設備就近接地,又要兼顧環行地網引下線的均勻分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4854.htm

        b.JPG


        自動氣象站場、室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統。該接地系統由工作室地網與室外觀測場地網共同組成,如圖1所示,兩地網間的連接應使用組合式接地體進行連接。連接帶的埋設深度應≥600mm。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吉水县| 广昌县| 碌曲县| 岳普湖县| 伊金霍洛旗| 建湖县| 当雄县| 搜索| 平阴县| 青川县| 广元市| 七台河市| 靖西县| 徐闻县| 桂平市| 河池市| 电白县| 建宁县| 沙洋县| 安岳县| 师宗县| 德格县| 临邑县| 民权县| 承德县| 法库县| 宝鸡市| 米脂县| 金溪县| 容城县| 永州市| 黔西| 栖霞市| 肥东县| 灵台县| 大洼县| 江口县| 宜良县| 吉木乃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