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整機系統設計:你仍然僅關注“點”工具嗎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4750.htmCAD/EDA/PDM/ERP等設計和管理系統軟件解決方案在中國搞了10幾年了,為什么過去三番五次花巨資引進國外先進解決方案而成效不明顯?問題主要出在哪里?現在電子整機系統設計和生產領域的特點和競爭勢態如何?ZUKEN公司在上述認識基礎上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什么?該解決方案能給客戶提供什么樣的保障、能幫助客戶實現什么樣的功能以及如何實現這些功能?
在整機電子系統設計與制造領域,伴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高度發展,今天的電子整機系統設計已與昨天不可同日而語:高集成、多功能、小型化、輕重量、網絡多媒體等眾多特點日益突出,我們也感受到了SOC(片上系統)、SOP(封裝上系統)、SOB(板上系統)等諸多新技術應用成果以及它們帶給我們的好處,現在的電子整機系統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2 花巨資引進國外先進解決方案而成效不明顯,問題主要出在哪里?
綜觀中國電子整機設計生產領域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公司、研究所、電子整機設計制造企業都在不同程度地引進了設計工具軟件和管理系統軟件,這些工作也的確改進了設計部門和管理部門的設計流程和管理流程,局部地提高了設計效率和工作效率。但是,現實的情況與我們最早的初衷似乎還有很大的差距。許多單位雖然購買了高端的EDA設計工具,但是多數工程師仍在使用零散的、各自為政的、以桌面工具為主的低端設計工具,遠沒有形成高端EDA設計工具的普及推廣應用;雖然花大量的資金購買了先進的管理系統軟件,但這些本該集成化、系統化應用的管理軟件,也往往只在某個局部發揮作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通過對各類典型用戶的分析,我們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以往我們過分關心“點”工具,而忽略了如何將先進的“點”工具在整個設計環境中連接起來。
我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當我們把高端的設計工具或管理系統當成“點”工具來使用時,其發揮的作用也只能局限在“點”上;當我們將這些先進的高端設計工具和管理系統連接成一個集成的系統來應用時,其發揮的作用也就會擴展到系統的層面上來,其效果對比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現實中多數情形是,任何工具無論是CAD/EDA設計軟件工具也好,管理軟件工具也好,都只是提高了少數人或局部團體的設計效率和工作效率,當某些局部或個體的效率提高以后,常常又遇到整個流程上的瓶頸和障礙。所以,工具級的提升只是改進了局部或個體,而要提升以產品為主線的整個企業、整個研究所、整個公司的效率,必須整合從設計到生產全過程的環境。只有這個全過程實現優化了,我們的設計和生產、管理才有高的效率,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得以存在和發展。而這個“整和”是高端設計工具和管理系統切實發揮高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企業、公司、研究所當中領導層面一直在不斷提高和強化的“管理”問題。
3 從設計到生產全過程優化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和形勢發展,ZUKEN公司這些年一直在行業中推崇“從設計到生產全過程優化解決方案”。該“方案”比較系統全面地分析了中國EDA軟件市場的歷史,尤其是EDA軟件在過去十幾年中推廣應用的歷史;總結了現代電子整機系統設計的發展趨勢和面臨的嚴峻挑戰;指出了中國整機電子系統設計領域的特點和與此相應的EDA軟件應用定位;全面介紹了ZUKEN公司CR-5000軟件系統的特點,并對采用ZUKEN公司CR-5000系統實施“從設計到生產全過程優化解決方案”給出具體的操作建議。
這套“方案”的目的是要實實在在幫助客戶創建“優化的工程化設計環境”。變傳統意義上的引進“EDA軟件工具”為引進和實施“優化的、確保設計師全員普及推廣應用的工程化設計環境”,變單純注重“EDA軟件工具”為確保“全過程優化解決方案的成效”是本方案的最大特色所在。其最終目的是要將現在分散使用、各自獨立的ERP/PDM系統和電子設計系統有機連接起來,以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為主線,整合從設計到生產全過程的綜合環境(整合設計和生產規范、整合設計流程、整合設計工具和管理工具,實現標準化管理等),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優化和有序管理。
這個目的實現后,電子系統設計師的數據可以直接完整無誤地傳遞給生產部門、物料采購管理部門、機械設計等部門,可以避免目前由于各部門之間、各設計工具和管理工具之間、各類設計師之間的“不連接”所造成的瓶頸,減少或避免設計重復,可極大地提高設計和生產效率,深化設計人員對現代電子系統設計和生產的理念,提升企業文化。
4 后記
現在選擇PCB工具,如果再從工具層面來考量,那將必然是在20年走過的老路上的重復,也是一種必然失敗的重復。所以ZUKEN公司很早就開始從工程化的角度,從將工具的選擇與工程化環境的創建結合這個定位來幫助用戶實現工具層面和工程化環境層面的提升。如果只是在工具層面比較和選擇,那還是停留在“點”上,這樣是沒可能用好PCB工具的。這也是為什么許多用戶今年買了這家工具,2-3年后又買了另外一家的,再過幾年又買了第三家的,如此循環往復,是工具不好嗎?一個本質的問題就是這樣不斷重復的投資和選擇,總是在“點”上打轉轉,根本沒有上升到從建立工程化環境的高度來考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