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nRF905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nRF905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2-02-20 來源:網絡 收藏

        3.2 上位機軟件設計
        對于多機通信利用PC機(IPC)實現測控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串行接口(RS_232或RS_485),二是通過各種數據板卡。微軟公司推出可視化,面向對象的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Visual Basic是很好的選擇。因此采用Visual Basic開發Windows下的測控軟件使用簡單、容易上手、開發效率高,尤其是軟件界面設計非常便捷,編程工作量較小、開發周期短,特別適合非計算機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掌握使用。
        本課題針對串口開發,Visual Basic提供了串口通信控件MScomm,在軟件設計中首先對MScomm控件進行初始化設置:MSComm1.CommPort =1設置串口通道為1;MSComm1.Settings=“9600,N,8,1”設置依次為波特率、同位檢查、數據位和停止位:MSComm1.PortOpen=True設置串口打開;MSComm1.RThreshold=1設置接收緩沖區每接收一個字符就觸發一次接收事件,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設置串口接收數據格式為二進制,MSComm1.SThreshold=0’設置串口為禁止發送事件,MSComm1.InputLen=0讀取接收緩沖區的所有字符等等。上位機運行首先進行串口初始化,相應進行坐標建立,等待串口中斷。當數據緩沖區接到數據時觸發程序中斷,將Comm1.input的數據送至Buffer(i)的數組中,當接收四個字節的數字后,進行判斷,起始字符和結束字符是否正確,判斷正確后根據不同的地址值將Buffer(2)的數組中的溫度值相應保存然后進行數據轉換、處理,再顯示在圖形區,退出中斷。上位機具體流程圖如圖7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4458.htm

        i.JPG



        4 系統測試結果
        傳統多點溫度測控系統,多采用有線傳輸方式將溫度端與監控端相連,當溫度點較多時,必然導致系統布線復雜、成本增加、故障率高且維護困難。該研究的無線射頻模塊采用低發射功率、高接收靈敏度的設計方案,通過優化電路,屏蔽無線干擾,通訊距離可達500~800 m。應用該設計實現了學校檔案室外無線多點溫度采集與監控。采集監控設備分布如圖8所示,系統于3月29號19時18分至3月30號19時18分連續運行1天并每分鐘采集一次。溫度圖表記入如圖9所示,紅色圖線為室外溫度,黑色為檔案室溫度。據當天南京氣象公布氣溫5℃到21℃與采集數據和繪制曲線相比誤差甚微。室外由于采集設備要求太陽直射所以采集溫度偏高,白天溫度波動由當天東南風造成和采集時間周期造成,11點和12點之間由于云層遮擋造成采集溫度下滑,與同類產品相比,該系統體積小、采集相同數據信息用時少、抗干擾能力強、性價比高。

        a.JPG



        5 結束語
        基于STC12CE5620AD單片機的無線多點數字溫度測控系統是一個集單片機技術、數字傳感器技術、無線射頻技術于一體的測控系統,該系統實現了監控系統與溫度采集系統之間數據的無線傳輸;完成采集現場與監控裝置真正意義上的分離,并且系統的終端可以構成無線傳感網絡,實現指定區域的傳感器數據的采集和接收,也可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數據采集等多個領域,且系統硬件電路簡單、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多點溫度采集及復雜的工作現場使用該系統可取得較好的工作效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nRF 905 無線溫度 采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平凉市| 清水河县| 阳西县| 新泰市| 马公市| 清镇市| 财经| 锡林郭勒盟| 栾川县| 澄迈县| 金平| 怀来县| 沽源县| 建湖县| 灯塔市| 二连浩特市| 扬州市| 白河县| 临邑县| 绥滨县| 读书| 水城县| 常山县| 贵南县| 文登市| 千阳县| 修水县| 紫阳县| 泰和县| 白水县| 成安县| 嘉祥县| 繁峙县| 华容县| 瑞丽市| 昌黎县| 凉城县| 西城区| 张家川| 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