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射頻技術原理--射頻卡的標準及分類

        射頻技術原理--射頻卡的標準及分類

        作者: 時間:2012-08-20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生產RFID產品的很多公司都采用自己的,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目前,可供射頻卡使用的幾種有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OOO。應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這兩個標準都由物理特性、射頻功率和信號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傳輸協議四部分組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3350.htm

        按照不同得方式,射頻卡有以下幾種

        1. 按供電方式分為有源卡和無源卡。有源是指卡內有電池提供電源,其作用距離較遠,但壽命有限、體積較大、成本高,且不適合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無源卡內無電池,它利用波束供電技術將接收到的射頻能量轉化為直流電源為卡內電路供電,其作用距離相對有源卡短,但壽命長且對工作環境要求不高。

        2. 按載波頻率分為低頻射頻卡、中頻射頻卡和高頻射頻卡。低頻射頻卡主要有125kHz和134.2kHz兩種,中頻射頻卡頻率主要為13.56MHz,高頻射頻卡主要為433MHz、915MHz、2.45GHz、5.8GHz等。低頻系統主要用于短距離、低成本的應用中,如多數的門禁控制、校園卡、動物監管、貨物跟蹤等。中頻系統用于門禁控制和需傳送大量數據的應

        用系統;高頻系統應用于需要較長的讀寫距離和高讀寫速度的場合,其天線波束方向較窄且價格較高,在火車監控、高速公路收費等系統中應用。

        3. 按調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射頻卡用自身的射頻能量主動地發送數據給讀寫器;被動式射頻卡使用調制散射方式發射數據,它必須利用讀寫器的載波來調制自己的信號,該類技術適合用在門禁或交通應用中,因為讀寫器可以確保只激活一定范圍之內的射頻卡。在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用調制散射方式,讀寫器的能量必須來去穿過障礙物兩次。而主動方式的射頻卡發射的信號僅穿過障礙物一次,因此主動方式工作的射頻卡主要用于有障礙物的應用中,距離更遠(可達30米)。

        4. 按作用距離可分為密耦合卡(作用距離小于1厘米)、近耦合卡(作用距離小于15厘米)、疏耦合卡(作用距離約1米)和遠距離卡(作用距離從1米到10米,甚至更遠)。

        5. 按芯片分為只讀卡、讀寫卡和CPU卡。

        射頻卡相關文章:射頻卡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巴彦淖尔市| 宜黄县| 乐业县| 边坝县| 郑州市| 江阴市| 远安县| 桦甸市| 绵竹市| 辽源市| 普安县| 玛多县| 郯城县| 青阳县| 泸西县| 盐源县| 古蔺县| 三亚市| 永春县| 桂东县| 鄄城县| 吴江市| 永和县| 长汀县| 波密县| 南丹县| 鹰潭市| 宕昌县| 清流县| 叙永县| 徐水县| 成都市| 鲜城| 巫溪县| 怀安县| 双鸭山市| 合江县| 丹棱县| 富宁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