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規模技術試驗主要內容和規范體系
在同頻組網的無線網絡性能和網絡質量測試基礎上,還將進行2:2時隙配比和3:1時隙配比對比測試,以及同頻、異頻組網對比測試。
第一階段“六城市測試”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驗證智能天線等MIMO模式的性能增益。在這方面規劃了如下測試內容:
(1)多天線技術測試:TD-LTE采用了多種多天線(MIMO)技術,包括開環發送分集(模式2)、開環空間復用(模式3)、波束賦形(模式7)。第一階段“六城市測試”規劃了對各種MIMO模式和各種天線形態規劃了對比測試。具體包括:
●多天線技術基本性能測試:在8天線基站的基礎上,對MIMO模式2,模式3,模式7進行覆蓋、吞吐量等性能的對比測試,驗證各種MIMO模式,尤其是模式7(波束賦形)的性能增益。
●2天線/8天線對比測試:在不采用波束賦形時,TD-LTE基站可以采用2天線陣列。而采用波束賦形時,基站需要采用8天線陣列。本項測試將在相同測試環境中,對2天線基站(采用模式2,3,4自適應)和8天線基站(采用模式2,3,7自適應)的性能進行對比,驗證8天線基站所能帶來的性能增益。
●0.5λ/0.7λ天線對比測試:同時支持F頻段,A頻段,D頻段的FAD天線(天線間隔0.7λ)可以實現TD-SCDMA和TD-LTE系統共天線,但理論上相對支持D頻段的D天線(天線間隔0.5λ)將損失一定的天線增益。因此本項測試將對這兩種天線的在實際外場的性能進行對比。
(2)室內分布系統性能測試:雙通道系統可以實現2天線MIMO傳輸,系統吞吐量高于單通道系統,但雙通道系統會帶來額外的室內分布工程改造難度,因此本項測試將對比雙通道系統和單通道系統的覆蓋、吞吐量等性能。同時,本測試還將對TD-LTE分布式系統的小區間切換和重選、與其他室內分布系統之間的干擾等進行測試。
3.2 第一階段“MTNet測試”內容
第一階段“MTNet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第二階段“六城市測試”做準備,對多模終端、R9多天線等先行測試,系統和設備在MTNet實驗室和外場完成這些測試后,再進入第二階段“六城市測試”。第一階段“MTNet測試”具體包括:
(1)多模終端測試:在MTNet實驗室和外場對多模數據卡、多模雙待手機、多模單待手機等多模終端進行測試,包括TD-LTE模式內的功能和性能、TD-SCDMA/GSM模式內的功能和性能,以及TD-LTE和TD-SCDMA/GSM模式間的互操作性能等。
(2)R9新功能測試:TD-LTE R9的新功能主要是雙流波束賦形(MIMO模式8),本項測試將在MTNet實驗室和外場對模式8(包括單用戶MIMO模式和多用戶MIMO模式)的吞吐量性能進行測試,并與模式7,模式2,模式3等原有MIMO模式進行對比,驗證模式8的性能增益。
(3)跨廠商移動性測試:本項測試主要是對跨廠商小區重選、切換等移動性性能進行測試,驗證多廠商混合組網情況下,TD-LTE的多小區移動性管理能力。
(4)業務QoS測試:本項測試主要是對TD-LTE系統支持多不同QoS等級,并在高低QoS之間(如在保證速率(GBR)業務和非保證速率(GBR)業務之間)通過搶占資源實現差異化服務的能力進行驗證。
(5)TD-LTE和其他系統共存測試:本項測試主要是對TD-LTE和其它同類系統或其它系統之間鄰頻共存時的性能進行測試,驗證多個TD-LTE系統之間、TD-LTE和其它系統之間鄰頻共存的能力,確定保護頻帶的大小。
3.3 第二階段“六城市測試”內容
按照目前的規劃,第二階段“六城市測試”首先對第一階段“MTNet測試”的各項內容在六城市規模外場進行測試,包括多模終端(包括多模數據卡、多模雙待手機、多模單待手機)測試、R9多天線技術、跨廠商移動性、TD-LTE和其他系統共存、業務等。除此以外,還將進行網管、2G/3G/TD-LTE互操作、同頻分層網等項測試。
4 規模技術試驗規范體系
針對上述測試內容,制定了圖3所示的TD-LTE規模技術試驗規范體系,包括20冊設備規范和30冊測試規范。設備規范定義了在整個規模技術試驗階段對無線網絡、核心網、終端、天線等設備的技術要求。測試規范包括7冊MTNet測試規范和23冊六城市測試規范,六城市測試規范中包括12冊第一階段測試規范和11冊第二階段測試規范。

圖3 TD-LTE規模技術試驗規范體系
5 結束語
TD-LTE規模技術試驗2011年在我國的六個城市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MTNet實驗室/外場開展。規模技術試驗將在TD-LTE研發技術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TD-LTE研發產業化進展,促進解決TD-LTE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試驗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終端、核心網、傳輸和承載、無線網絡性能和網絡質量、多天線技術、網管等多項測試。通過這些測試,將對TD-LTE系統的同頻組網能力進行驗證,并促進TD-LTE產品的成熟與完善。
評論